只要说到零食,不管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反应几乎都一样——那就是兴奋。可是有一部分孩子,吃零食的同时也不耽误吃主食,久而久之吃成了小胖墩儿、蛀牙;而另一部分孩子零食吃多了,影响了主食摄入,出现挑食、厌食的症状,时间长了就成了“豆芽菜”。说到这一点,权威专家曾给出答案,专家对33个类别的种食品的配料表及所含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取样统计,得出了前6种添加剂最多的零食排行榜,为了孩子健康,家长要记下来哦!
1、方便面
市面上一包桶装方便面,最多可添加几十种添加剂,常见的包括磷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碳酸钠、β-胡萝卜素、谷氨酸钠和柠檬酸等,谷氨酸钠和柠檬酸是直接添加在面饼里的,而这两种吃多了,对孩子的健康影响最大,孩子会发胖的同时,反而更加营养不良。
2、火腿肠
火腿中含有一种亚硝酸盐的物质,这种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的前体物质,它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胺。众所周知,亚硝胺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这种积蓄下来的亚硝胺类物质,很容易对宝宝食管、胃、肝和呼吸道造成损害。
4、果冻
果冻是用增稠剂(海藻酸钠、琼脂、食用明胶、卡拉胶等)加入各种人工合成香精、着色剂、甜味剂、酸味剂配制而成,营养价值低,不建议幼儿多食。此外,由于幼儿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还不完全,在进食果冻时容易出现果冻进入气管或支气管,形成器官异物导致窒息。
5、奶茶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6、薯片
很多薯片中普通含有谷氨酸钠、二氧化硅、双乙酸钠、阿斯巴甜、鸡苷酸二钠、阿拉伯胶、焦糖色、食用香精等10种添加剂,可想而知,孩子吃进肚子,对健康的影响。
三餐以外吃的食物统统称为零食,三餐经常吃的食物放在三餐外吃,也称为零食。这类食物与超市中卖的各种深加工的食物相比,营养素保留多,给孩子选择零食就要选择低加工的天然新鲜的食物。
牛奶强调“纯”,“纯”的意思是除了牛乳几乎不添加其他任何物质;果蔬汁强调“鲜榨”、“不加糖”,燕麦片强调“无糖或低糖”;总结来讲,强调的是“原味”的概念,原味的食物与盐的、糖裹的、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的食物相比,可以减少盐、糖、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不仅有利于养成孩子清淡的饮食习惯,而且可避免过量食品添加剂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健康作用,所以给孩子选择零食尽量选择原味。
鸡蛋要水煮的,红薯、地瓜、土豆要蒸煮或烤制的,这些都是较为清淡的烹调方式,其中烤制最好改为蒸煮,因为烤制可产生致癌物丙烯酰胺;另外,建议水焯、凉拌、炖,这些烹调方式与煎、炸、熏、烤相比,可减少油摄入,降低能量过剩引起肥胖的风险,还可减少杂环胺、3,4-苯并芘等致癌物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