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来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复制链接]

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动脉内称为斑块的脂肪沉积物积聚所定义的疾病,它是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主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可以解决诸如饮食不良等风险因素,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并未阻止高达70%的心血管事件。

一、不良饮食引起炎症

最近的研究表明,免疫细胞反应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同时,对小鼠的研究表明,由于表观遗传机制,不良饮食可以长期引发免疫系统的炎症状态。表观遗传学是由基因表达的修饰引起的生物体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引发的。

二、干预免疫细胞来减少心血管和慢性炎症疾病的进展

欧盟资助的REPROGRAM项目正在研究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相关的免疫细胞的表观遗传编程。其结果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其中表观遗传干预靶向先天免疫细胞,以减少心血管和慢性炎症疾病的进展,提供新的药理策略,以更好地管理这些条件。

三、表观遗传研究免疫系统促进炎症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术医学中心的项目协调员ErikStroes说,我们的目的是证明先天免疫系统的持续促炎状态是通过表观遗传途径建立的,这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鉴定触发因子,介导这种免疫细胞的表观遗传激活,为药理学策略提供令人兴奋的新目标,以降低剩余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该项目联合会确定了导致血浆免疫细胞慢性活化的各种物质,在实验室研究中导致一种白细胞或单核细胞的持续促炎反应。

四、低密度胆固醇与脂蛋白刺激不适当免疫反应

研究发现刺激不适当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脂质颗粒LDL-胆固醇和脂蛋白(a)。这些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已知风险因素。该联盟还在鉴定针对药理学策略的新型炎症诱发因子。

他们还揭开了调解这种促炎反应的关键机制,包括特定的表观遗传和代谢途径。Stroes解释说,这可能有助于寻求新的治疗靶点,以防止这些不适当的促炎患者发生变化。

该项目联盟现在正在使用最先进医院患者持续促炎状态的机制。基于其体外细胞和小鼠实验的结果,他们正在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概念验证研究。这些目标是针对特定途径,目的是预防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五、心血管疾病预防需要综合管控

目前,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的重点是用昂贵的新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是,据Stroes称,该项目表明LDL-胆固醇降低只是诱导慢性炎症状态的介质之一。表观遗传途径似乎提供了控制由LDL-胆固醇、脂蛋白(a)、葡萄糖、激素和其他触发物质诱导的炎症活化的“最终共同途径”。

六、预防心血管疾病靠降低低密度胆固醇远远不够

他说,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确定了细胞内途径,促成这种炎症状态。“利用这些新颖的见解,我们希望能够识别新的目标,使我们能够减弱患者的促炎活性,最终有助于进一步减少残留的心血管负担。”

此外,项目联盟还确定了可用于评估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壁炎症活动的生物标志物。这些对于改善疾病管理可能是有价值的,尽管有效的LDL-胆固醇降低药物治疗仍然存在炎症活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