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爆发大半年来,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近一段时间,印度每天以5万数量的递增,直接突破万人感染,更是让大家感到担心。
作为医生,从疫情防控角度,我们还是非常放心我们国家的。但是,不免让我们担心的是,大家是否会留下心理创伤。至少,疫情以来一直带着口罩的医护人员可能会有。比如,前几天在瞥了几眼电视剧的时候,突然感觉电视剧里的人那么不正常。仔细看上去,他们居然都不戴口罩。刚想提醒他们,立刻就控制住了自己:原来,我是在看电视。
为了减少去人员密集区,这大半年来,每天几乎是“家里-医院”两条线。喝啤酒、撸串的日子已不再,周末和朋友KK歌更是不可能,因为歌厅似乎都倒闭了。本来每天要面对枯燥的手术台和就那么几个人,就已经十分枯燥了,加上没有了很多生活上的调剂,真心感到疲惫不堪。
这天,听老婆说浴池开门了。我的第一反应是,赶快去整个桑拿吧,已经好久没有体验过那种全身发汗的感觉了。
正当我计划去蒸桑拿的时候,一个念头蹦了出来:那里安全么?是呀,那里安全吗?我反复问着自己。
之后,我迅速拿出手机。我知道,关于疫情防控已经出第八版诊疗方案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的印发,人们不断更新对新冠的认知,防护意识和手段也不断在加强。至少,现阶段按照最新版的防护是正确的选择。
打开文件后,令我放心的是,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传播途径介绍并没有改变。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传播途径方面,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在我认为,现在管控这么严,桑拿房不可能让多人同时共处一室。因此我特别关心的是,桑拿房内有没有气溶胶?温度有没有那么高?
所谓气溶胶,是以固体或液体为分散质(又称分散相)和气体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气溶胶是雾和霾现象。其形成条件为,低蒸汽压气体粒子的成核;低蒸气压气体在已有粒子上的浓缩;粒子的凝聚与碰撞。
由于传统桑拿(桑拿炉加桑拿石)的温度,一般在60℃-65℃。而在一个标准大气压(.33KPa)下,需要℃才能形成饱和水蒸气,因此桑拿房内是具备低蒸汽压条件的。假设有新型冠状病毒曾经光顾过,理论上是可以在低蒸汽压下形成气溶胶。但由于,桑拿房内热源位于较低处,因而蒸汽是具有一定流动方向的。即便形成气溶胶,也会很快随气流流动到其他处。
另外,上面提到,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即可灭活。而桑拿房几乎都是在60℃以上,因此没有生存的环境。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是否能得出新冠期间桑拿房是否安全呢?还不能,随着医学专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进一步认识,可能还会发现其不同于以往认知的生物学特性。因此现阶段,还应继续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