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通知!
当前已进入冬季传染病高发季节,
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为进一步引导社会各界
和公众参与疫情防控,
提高防控意识,
现将规范实施消毒措施明白纸发给大家
请注意查收!
“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规范实施消毒措施明白纸
一、遵循“五加强八不宜”的原则。
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消毒应遵循“五加强八不宜”,真正做到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
“五加强”:强化对隔离病区、病人住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等场所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做好个人手卫生。
“八不宜”: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雨雪天气不开展外环境消毒;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不宜对车轱辘进行预防性消毒;不宜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mg/L)做预防性消毒。
二、不使用“三无”消毒剂。
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消毒剂应选择使用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评价合格报告、生产厂家/标签标识齐全的消毒产品,不得选择使用“三无”产品,即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无产品评价合格报告、无生产厂家(标签标识)的产品。
三、选择正确的消毒方式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在选择好消毒剂的同时,应选择正确的消毒方式方法。
(一)消毒剂选择:
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手、皮肤:建议选择含醇速干手消毒剂、75%酒精或碘伏、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
室内空气:病人/密接者逗留过的场所如家庭、办公室、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
(二)消毒方式方法:
医疗机构:应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隔离病区、病人住所、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应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选择有效氯含量mg/L或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物体表面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地面、墙壁可擦拭或喷洒消毒;垃圾用上述消毒剂喷洒后双层医疗废物收集袋保装封口,按医疗垃圾处理。
上述场所室内空气:随时消毒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终末消毒可用3%过氧化氢、0mg/L过氧乙酸、mg/L二氧化氯等消毒液,加入到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中进行喷雾消毒;也可以选择紫外线灯或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40mg/L以上),并确保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10mg/L。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无独立化粪池时,应有专门容器收集,选择有效氯含量mg/L,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盛放容器用有效氯含量0mg/L浸泡30分钟,清洗干净。
医院、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环境物体表面选择有效氯含量-mg/L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室内空气以清洁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不提倡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
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电梯轿厢墙壁(人手触摸到的地方)等:选择75%酒精擦拭/喷洒,或者用有效氯含量-mg/L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未受污染的家庭房间等:以清洁通风为主,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不提倡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过度消毒。
个人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等,要及时用流水、肥皂水洗手,推荐采用七步洗手法,必要时用75%酒精(含醇速消剂)擦拭消毒。
新闻线索:张冬红
文案编辑:孙峰松杨康宁
责任编辑: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