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护自己保卫城市沈阳要求加强环境卫生 [复制链接]

1#

3月24日,市城管执法局发布《关于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精准消毒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区、县(市)进一步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特别加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消杀措施落实,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意见》要求各区县进一步提高对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精准开展消毒工作,从严从细抓好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各地区要严格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人员“四方责任”,对本地区、本系统消毒工作进行再部署、再细化、再落实,建立日常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监督制度。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对各单位、各场所环境卫生和消毒进行全面评估,开展查漏洞补短板大排查,即查即改,将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布置到位、落实到位、效果到位。各区政府要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区域环境消毒工作方案,特别强化封控区、管控区精准消毒措施,并严格执行。

《意见》指出,各地区应当合理组织使用消毒剂,遵循“五要”,即: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个人手卫生。遵循“七不”,即: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室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

封控区、管控区生活垃圾收集,实行2遍消毒,收集前进行消毒,收集后统一装袋,再次进行消毒。垃圾转运车辆在垃圾接收时、排放后进行2次消毒。其他区域的果皮箱、小区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要随满随清随消毒;垃圾收集站每天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周围环境消毒4-6次;公共厕所每天对厕内环境至少消毒4-6次,按人次对门把手、厕间、洗手台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消毒。

各地区要在卫健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好封控区、管控区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消毒工作,确保消毒效果,控制消毒质量。所用消毒产品要合法有效,并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使用。要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可靠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量,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确保消毒效果。对消毒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预防性消毒和影响大的终末消毒,各级疾控部门要做好消毒效果评价。

附件: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年3月24日

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一、醇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

3.使用方法

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

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

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

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4.注意事项

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

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易燃,远离火源。

对酒精过敏者慎用。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

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

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

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

包装应当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

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

三、二氧化氯消毒剂

1.有效成分

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mg/L,无需活化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适用于水(饮用水、医院污水)、物体表面、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瓜果蔬菜、医疗器械(含内镜)和空气的消毒处理。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mg/L~mg/L,作用10min~15min;生活饮用水消毒时,使用浓度1mg/L~2mg/L,作用15min~30min;医院污水消毒时,使用浓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内空气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不宜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

本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

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四、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O计)质量分数3%~6%。

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以CHO计)质量分数15%~21%。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皮肤伤口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0.1%~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室内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20mL/m计算,消毒作用60min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计算,熏蒸作用1h~2h后通风换气。

皮肤伤口消毒:3%过氧化氢消毒液,直接冲洗皮肤表面,作用3min~5min。

医疗器械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6%过氧化氢浸泡作用min,或0.5%过氧乙酸冲洗作用10min,消毒结束后应当使用无菌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4.注意事项

液体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腐蚀性,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若不慎接触,应当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在实施消毒作业时,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如出现容器破裂或渗漏现象,应当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子、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接触,遇金属粉末有燃烧爆炸危险。

五、酚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织物等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和织物用有效成分mg/L~mg/L擦拭消毒15min~30min。

4.注意事项

苯酚、甲酚对人体有毒性,在对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如有高浓度溶液接触到皮肤,可用乙醇擦去或大量清水冲洗。

消毒结束后,应当对所处理的物体表面、织物等对象用清水进行擦拭或洗涤,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不能用于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不能用于医疗器械的高中水平消毒,苯酚、甲酚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不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

六、季铵盐类消毒剂

1.有效成分

依据产品说明书。

2.应用范围

适用于环境与物体表面(包括纤维与织物)的消毒。

适用于卫生手消毒,与醇复配的消毒剂可用于外科手消毒。

3.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mg/L。

卫生手消毒:清洁时使用浓度mg/L,污染时使用浓度mg/L。

4.注意事项

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避免接触有机物和拮抗物。不能与肥皂或其他阴离子洗涤剂同用,也不能与碘或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磺胺粉等)同用。

沈报全媒体记者:于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