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面阻击疫情丨消毒剂配方推荐 [复制链接]

1#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在这场形势严峻的战“疫”中,虽然戴口罩、勤洗手对于控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效,但在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技术手段。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内容中表明: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而根据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消毒剂分成高效、中效、低效三个类别。

高效消毒剂是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以及细菌芽孢的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是指不能杀死细菌芽孢,但能杀死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真菌和大多数病毒的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是指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有囊膜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分枝杆菌和无囊膜病毒以及某些真菌的消毒剂。

一、杀菌、消毒的机理

1、使蛋白质变性

酚类、醇类、醛类和重金属等,能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使病毒的生长繁殖受抑制而死亡。

2、干扰酶系统

重金属盐能与微生物的巯基(-SH)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或消失,从而影响病原菌的代谢。氧化剂、卤素类也能氧化微生物体内的某些酶系统。

3、使细胞浆膜通透性增加

清洁剂能降低病原菌细胞膜表面张力,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菌体内物质外漏,引起死亡。

二、杀菌、消毒剂的分类

1、醇类消毒剂

杀菌效果属于中等水平,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常用的有75%乙醇、60%正丙醇和70%异丙醇。

2、碘类消毒剂

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一般来说可分为:

(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

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使用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

特点:中效消毒剂,杀菌效果易受有机物影响,传统碘制剂和复合型碘制剂对设备有腐蚀性。

3、醛类消毒剂

杀微生物机制:主要依靠醛基,醛基作用于菌体蛋白,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

优点:杀菌效果好,属高效消毒剂,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

缺点:醛类灭菌剂的共性是有毒。特别是甲醛,在使用有效期过后也不能自行降解,有残留毒性,长期使用对人畜及周围环境产生污染。

常用的醛类消毒剂:甲醛、戊二醛、邻苯二甲醛。

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历来是消毒领域内主流,氧化型,通过强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细胞结构,或氧化细胞结构中的一些活性基团而起到杀菌作用。蛋白质、酶、核酸发生致死性结构变化;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呼吸酶活性丧失。

主要有:过氧乙酸、双氧水、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

优点:易溶于水、杀菌谱广、杀菌力强、杀菌快、且可完全降解、分解后生成无毒成分、无残留毒性。

缺点:性质不稳定,运输、储存有爆炸的危险;易分解,有腐蚀性。未分解前有刺激性或毒性,对物品有漂白或腐蚀作用。

5、含氯消毒剂

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

(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2H2O)、次氯酸钠(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1/4NaOCl·12H2O)等。

优点:杀菌能力强。

缺陷及危害:腐蚀性和刺激性强,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面活性作用。

6、双胍类及季铵盐类消毒剂

是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主要有: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苯扎溴铵(又称新洁尔灭或溴苄烷铵,即十二烷基二甲基苯甲基溴化铵)、度米芬(又称消毒宁,即十二烷基二甲基乙苯氧乙基溴化铵)双链季铵盐消毒剂、百毒杀(50%双癸基二甲基溴化铵)、新洁灵消毒液(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乙撑二铵)、四烷基铵盐(拜洁)。

优点:迅速杀菌,对细菌繁殖体有特效。

缺点:绝大多数是低效消毒剂,存在有机污染物时消毒效果很差,对无囊膜病毒(法氏囊、腺病毒、口蹄疫)无效。

7、复方化学消毒剂

复方化学消毒剂配伍类型主要有二大类(配伍原则)

消毒剂与消毒剂: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剂复配,例如季铵盐类与碘的复配、戊二醛与过氧化氢的复配其杀菌效果达到协同和增效,即1+1>2。

消毒剂与辅助剂:一种消毒剂加入适当的稳定剂和缓冲剂、増效剂,以改善消毒剂的综合性能,如稳定性、腐蚀性、杀菌效果等,即1+0>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