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援鄂一周年一年之念久久之念天眼新闻 [复制链接]

1#
提要:打开回忆的大门,那些猝不及防的温暖与感动涌上心头;回顾过往,那些在至暗时刻追光前行的脚步依然让人肃然起敬。援鄂抗疫一周年,参与这场“战疫”的湖北和贵州6名代表重温这些温暖的过往,向抗疫英雄致敬。援鄂“贵人”难忘怀湖北省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 曹彦转眼一载,抗疫如昨。疫情期间,见证和记录了一个个鲜活的抗疫瞬间。最难忘怀是一位位援鄂的“贵”人。去年3月3日,我到医护人员下榻的酒店采访贵州医疗队队员。那晚下着大雨,返回住处的队员们简单换洗就餐后就抓紧时间开始晚间病案讨论。19点多,在会议室外的我无意间发现,刚刚结束发言的重症ICU主任杨国辉在会议室角落里吃饭,为节约时间,他的饭菜是一个多小时前队员们帮他打包带到会议室的,饭菜早已凉透,他站着匆匆扒了几口饭,又返回会议中。和我一同目睹这一幕的几位贵医队员当场就红了眼睛,她们说:“这可是我们贵医的宝贝专家!”泪目的故事还有许多,那段日子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援鄂 如此刻骨铭心贵州日报报刊社天眼采访中心副主任 刘丹年2月11日,我作为贵州援鄂医疗队的随行记者出征。那日,深夜的飞机载着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飞向湖北,望着浓浓夜色,只感到肩头担子很重。近2个小时飞行,却无一刻不在想,怎么做好报道?内心无比焦灼,当双脚站在武汉天河机场,立刻开始了我的援鄂战斗。在鄂45天,记得一个人走在一座空城,尽力“搜索”鄂州市群众对贵州医疗队的肺腑之言;医院印象尤深,整栋病房大楼都是“红区”,也在此见证了ECMO(人工肺)的生死战;医院是贵州医疗队成建制支援的病区,我在这里采访了在贵州雷山县扶贫的“战贫又战疫”的刘韬书记……太多经历扑面而来,援鄂,如此刻骨铭心。昨天的一个个故事汇成记忆的长河,奔腾不息。于未来,我将接续奋斗,不负自己,不负时代。感念默默奉献的你们湖北省鄂州市志愿者协会秘书长 尹传旗作为鄂州市志愿者队伍负责人,抗疫期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志愿者们一张张真诚的面孔。从去年1月25日到3月20日城市解封,鄂州市共组织了三批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先后成立物资运输、爱心车辆、防疫消杀、社区服务、心理咨询、义剪理发师等志愿服务队。麦田计划、蓝天救援……每个志愿者都在最大程度地为抗疫出着自己的一分力,我无法一一细数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我记得他们每个人真诚奉献,感念他们不辞劳苦默默贡献的身影。还难以忘记贵州志愿者不顾生死、千里驰援,是他们日夜奋战在一线,换来了我们安宁的生活。一定把抗疫物资平安送达遵义市红十字虎鹰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  张明方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把抗疫物资平安送达。去年的援鄂经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还记得,当时我是和另一名队员一起负责押送吨抗疫物资到武汉和鄂州,这批物资是医用物资和生活用品。从遵义出发,开车20多个小时到达武汉。在武汉,将两车物资移交给当地接收人员后,我们又立即带着剩下的物资赶往鄂州。疫情形势严峻,前方的医护人员缺少防护物资。“我们一定要尽快把物资送到医护人员手里。”抱着这种信念,终于在年3月5号上午11点,我们把抗疫物资成功送达鄂州。转眼就过了一年,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得以控制,现在走在街道上再也不是一年前的冷冷清清,而是充满烟火气,城市也恢复了活力。鄂州永记贵州的恩情湖北省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伍建胜(右一)感谢贵州千里驰援,守护鄂州平安。贵州防疫分队于年2月14日到达鄂州。来到鄂州以后,他们迅速投入到新冠肺炎社区防控和现场流调工作,不仅为鄂州市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带来了贵州的成功防控经验。贵州疾控人员冲锋在前,深入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医学留观点等高风险场所,进入鄂州市高流行街道(社区)10余个疫情暴发点,排查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出院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在关键环节上发挥了“排雷尖兵”作用,充分展示了贵州援鄂人员善于作战、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我们和贵州医疗队战友般的情谊,如同亲人一般,希望我们这份友谊能够一直流传下去。鄂州永远铭记贵州的恩情!贵州是恩人,更是我们的战友!一次援鄂行 一生战友情贵州省疾控中心艾防所科长、主任医师  陈洋年2月22日,贵州援鄂防疫分队接到指挥部紧急通知,有16吨防疫消毒物资从贵州运抵鄂州市,其中消毒酒精3吨,还有过氧乙酸等消毒液约桶,需要寻找足够大的地方安全储存。在鄂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提供库房并全力配合下,贵州援鄂防疫分队与10余位鄂州防疫专业人员,齐心合力花了2个多小时搬运完物资,大家一个个汗流浃背,当时场景深深感动每一个援鄂医疗队队员。鄂州市疾控中心的防疫专业人员已经坚持在岗位2个多月,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身体和心理承受巨大压力,通过这件小事,让我看到大家众志成城齐抗疫的精神,深深激励了我们!在鄂州的45个日日夜夜,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贵州鄂州建立起兄弟般情谊,“一次援鄂行,一生战友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胡家林毕文君编辑 黄军编审 吴文仙 李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