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SC丨高润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进 [复制链接]

1#

11月22日上午,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心血管年会的主旨演讲中,中医院高润霖院士向广大参会者概述了~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

高润霖院士现场报告。

一.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不减少心血管死亡和心梗

ISCHEMIA研究是迄今最大规模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行血运重建或药物保守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全球37个国家个中心入选例受试者,随访3.3年。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心梗、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次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或心梗。

研究表明,稳定性冠心病的中重度缺血患者在优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血运重建治疗并不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梗发生率。主要终点。

次要终点。

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

心梗终点。

心绞痛量表(SAQ)和生活质量(QoL)分析显示,对有心绞痛患者,在优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血运重建较单纯优化药物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但无心绞痛患者行血运重建的生活质量获益有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治疗决策应该考虑患者意愿和治疗目的,与患者共同决定。SAQ结果。

二.生物可吸收支架研究进展

1.ABSORB研究该研究纳入例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可吸收支架(BVS)组和依维莫司涂层支架(EES)组,旨在研究靶病变失败(TLF)和器械血栓(DeviceThrombus)发生情况。ABSORB研究荟萃分析显示,置入第一代BVS患者5年内不良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EES组;然而,不良事件的增加到3年终止,发生在支架完全吸收前。该研究提供了BVS置入后不良反应增加的时间点,确定了提高BVS技术获益需要克服的障碍。如果新一代BVS在完全吸收前可表现与金属支架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将长期获益,BVS将被认可,并成为许多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选择。

5年内TLF。

3年TLF风险的界标分析。

3年器械血栓形成的界标分析。

2.ABSORB-China研究该研究受试者随机分入BVS组或EES组,旨在对比5年内确定/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5年内确定/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

3年内确定/可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界标分析。

三.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小血管病变

RESTORESVDChina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多中心非劣效性试验。纳入例患者,按1:1随机分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组或DCB组,旨在对比DCB与最新一代DES治疗小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终点是9个月节段内直径狭窄百分数。研究表明,其主要终点9个月节段内直径狭窄百分数,DCB组不劣于第二代DES组。在小血管病变患者中,两组造影再狭窄、TLF和再次血运重建率相似,5.2%的DCB组患者需要紧急置入支架。对于血管直径2~2.75mm的小血管病变,DEB是安全有效选择。其临床优势有待大系列临床硏究确定。

主要终点。

研究结果。

四.生理学指导的冠脉介入治疗再添新证据

1.冠脉缺血的功能学评估年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2.FAME2研究FAME2研究旨在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对至少一处以上冠脉血管病变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预后、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的影响。5年随访结果显示,FFR指导的PCI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尤其是心梗、血运重建事件显著减少。

MACE结果。

3.荟萃分析对FAME2、DANAMI-3-PRIMULTI、COMPARE-ACUTE这三项研究进行的患者水平的荟萃分析显示,FFR指导的PCI显著降低心源性死亡、心梗的长期事件发生率。

荟萃分析结果。

生理学FFR指导的冠脉介入治疗较内科药物治疗显著降低患者长期死亡、血运重建及心梗事件发生率。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介入治疗的获益更加显著;生理学诊断的狭窄病变缺血越明显,介入治疗的获益越大。4.新技术:定量血流分数(QFR)FAVORⅡChina研究分析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的结果,显示出QFR与FFR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五.多支病变STEMI患者PCI时非梗死相关动脉的处理策略

COMPLETE研究


  该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31个国家个中心共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对罪犯血管成功进行PCI后,1:1随机分入完全血运重建组(例)、仅处理罪犯病变组(例)。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或心梗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梗、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

结果显示,对于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与仅行梗死相关动脉的PCI比较,常规行非梗死相关动脉PCI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目标,可降低心血管死亡或新的心肌梗死或缺血驱使的血管重建;主要是长期获益(45天以后)。非梗死相关动脉PCI在住院同期(中位数1天)或出院后数周(中位数3周)分期进行,其完全血管重建的获益是相似的;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肾损害和卒中发生率无差别。

主要复合终点。

次要复合终点。

六.小结

·中重度缺血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血运重建不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梗风险,但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ABSORBBVS研究的5年随访汇总分析表明,BVS组不良事件高于EES组。但事件的增加到3年终止,支架完全吸收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EES组相同;·DCB治疗小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劣于DES;·生理学FFR指导的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长期死亡、血运重建及心梗事件发生率,缺血越显著,获益越明显;·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行完全血运重建可减少心血管死亡、新发心梗或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完全血运重建住院同期或延迟进行的获益相似。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张小珍┆美编高红果┆制版张小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