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方叙方。
当归、生地各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赤芍药各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二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幕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1、活血部分: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生地,当归)~活血祛瘀。其中生地当归,还可以养阴润燥,是祛瘀而不伤阴血。注意:真正的桃红四物汤,用的是白芍和熟地,然而这里换成了赤芍和生地,这样滋补的力量减弱,而加强了活血化瘀的特性。川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
2、理气部分:四逆汤(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具有疏通气机、解郁宽胸的作用,主治因气机郁结,气不能周行全身而导致的手足逆冷(逆冷的意思是从指或趾端向近心端发冷,多因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在这个小组合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枳壳:主降,理气消胀。桔梗:主升,开宣肺气,载药上行,二者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
3、使药甘草:调和诸药。
那么通过这个方子,我们能了解到中医的什么呢?
气和血的关系。气和血的关系极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而致气血同病。
①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则统摄功能减弱,则血必因之外溢而出血。气滞则血必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
②另一方面,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作用,在血液虚亏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衰;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脱逸。气血关系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方面。血府逐瘀汤的气血关系有什么区别。气虚可以导致血液运行缓慢,甚至停滞,又或者本来郁阻的血液因为没有阳气推动,更为凝滞,最后导致病变局部彻底失去功能。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所以用大剂量生*芪,来鼓舞气血,促使其运行起来。
血府逐瘀汤的神奇功效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之胸痛、头痛日久不癒、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善怒、入暮渐热、舌质黯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现代应用:本方抗凝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解痉,镇痛,镇静。用于心律不整、慢性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绞痛、动脉硬化、胃炎、肝硬化、慢性肝炎、叁叉神经痛、头痛眩晕、偏头痛、脑血管疾病、脱髮、精神分裂症、不孕症、闭经、月经过多症、癫痫、视网膜病变、静脉炎、行血障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症、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适应症:
1、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2、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3、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4、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医林改错》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其中的《血府逐瘀汤》是最著名的,也是大家用的最多的,都知道它是活血通瘀的好方子。贾海忠博士的《中医体悟.父子亲传实录》一书中的《神经官能症:十年一剑终开悟》一文。他突破了活血化瘀的框框,认为此方也是治疗神经官能症的好方,并在实践中运用验证了它的推断的正确性。
《神经官能症:十年一剑终开悟》
神经官能症虽然对患者的生命没有什么威胁,但患者自己感觉却是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戏医特点,那么从中医角度如何认识?用什么方药?。。。。。。
我常用的有四张方子,一个就是血府逐瘀汤,一个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再一个就是甘麦大枣汤,还有一个生脉散。这四张方子往往是合起来化裁使用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血府逐瘀汤,这个是治疗神经官能症、抑郁症这些神经症的最基本、最有效的一个方子。为什么最终集中到这个方子上?
在研究《医林改错》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张方子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个方子,为什么这么讲呢?血府逐瘀汤在《医林改错》里面列了以下这么多的病症,我们来一个一个回顾。
一个是头痛,各种各样的头痛,如果这个头痛没有表证,没有里证,没有气虚,没有痰饮,忽犯忽好,百方不效(这就说明这种头痛具有明显的戏医特点),用此方一剂而愈。这证明它是一个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而且疗效神奇。
再一个就是胸痛,胸痛也有好多方子,王清任说有忽然胸痛,其他方子皆不应,用此方一付即止。这个胸痛还不好说是什么胸痛,结合其他适应证,神经性胸痛可能性最大。你看适应症还有胸不任物,什么意思呢?就是.胸部不能盖东西,压一点东西就睡不着,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江西巡抚,是一个74岁的人,夜间睡觉的时候露着胸能睡,盖上一层布都不能睡,说病了7年了,然后用此方五副痊愈,这是个什么病?是个神经功能紊乱,对不对?不可能是其他什么病。连一层布都不能盖你说是什么病?适应症还有就是胸任重物,说一个女的22岁,夜间睡觉的时候必须让她的侍女坐在她胸部才能睡,2年了,也是用这个方子三副药就好了。那么这个胸不任物。胸任重物都能治,显然是神经功能紊乱,它可以表现成任何一种形式的,用血府逐瘀汤能治好,而且效果还很好,这些都是顽固性疾病。
还有就是天亮出汗,说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因出汗而醒名曰盗汗,治疗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却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汙。用血府逐瘀汤一两副汗已。他意思是出汗实际上就是一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无论你是自汗还是盗汗,尤其是盗汗更是这样,均属于神经功能紊乱。
还有一个就是食自胸右下,就是吃东两时食物一进咽部就觉得从胸的右边往下咽,而不是从正中这样往下下,那么这种情况也是一种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说此方可效,痊愈难,这还是属一个神经精神的问题。
还有一个叫心里热,也叫灯笼病,身外凉,心里热,内有血瘀,如果按虚热治,就愈补愈瘀,如果认为是实火,就愈凉愈凝,使血瘀更加严重,所以用这个汤三两副就可以了。那外边凉里面热,心里觉得热,身上觉得凉,也是一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还有一个是瞀闷,小事不能展开,就是心眼小,什么事想都想不开,想不开更是神经功能紊乱了,用血府逐瘀汤三副就好了。
还有急躁,这更是神经的问题,还有夜睡梦多,依然是神经功能紊乱。
还有呃逆,他说你用了那么多治呃逆的药,什么都无效的,速用此方,不论轻重,一副即效。这个呃逆还是一个神经性功能紊乱。
再一个就是饮水即呛,会咽有血滞,用此方即效。饮水即呛,脑梗的时候可以呛,神经功能紊乱的时候还是可以呛,所以还是一个神经系统的问题。
再有一个就是不眠,睡不着觉,夜不能睡,用养血安神药治之不效,此方若神。
还有小儿夜啼,小孩一到夜间就哭,用此方一两副痊愈。小孩哭也没有别的病,还是个神经的问题。
还有就是心跳心慌,用归脾汤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实际上这些人没有什么疾病,就是老觉得心慌睡不着觉。
还有就是夜不安,就是夜里烦躁,重者满床乱滚,一夜没有安静的时候,坐下起来,起来坐下,实际上也是神经功能紊乱。
还有一个适应症俗言肝气病,就是没有什么原因就是爱生气,也是神经功能紊乱,用此方应手而效;
还有就是干呕、恶心,用此方呕立止,这是神经性恶心。
还有晚发一阵热,就是每天傍晚的时候觉得皮肤热一阵,这还是一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啊,重者两副即愈。
以上所有的适应症,全与大脑、神经密切相关,这张方子根据它的适用症,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调节神经功能的一张方子,所以我使用这张方子的频率很高,因为神经功能紊乱在人的疾病中占的比例太高了,这张方子的临床效果你已经亲眼看到了。我常把它作为一个基本方。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如果您觉得对您或者对您身边朋友有帮助,麻烦您动动手指头转发出去,以帮助更多的人,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