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防疫抗疫检验科项目检测意义明细 [复制链接]

1#

根据《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冠病*肺炎患者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

感染新型冠状病*炎症检测指标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

在新冠病*肺炎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中,有86%的患者CRP出现显著的升高。

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发生炎症时产生的一种急性时相糖蛋白,在心包液、关节液、血液等多种体液中存在。正常情况下CRP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少,当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或损伤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可达到高峰,炎症或者损伤恢复正常时,CRP水平又会降至正常,因此CRP对于感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CRP是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倍。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

降钙素原测定试剂

在新冠病*肺炎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中,有6%的患者PCT出现显著的升高,PCT的升高程度反应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PC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感染时PCT不会升高。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也不会导致其升高,PCT的升高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影响PCT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免疫反应的状况。

血清淀粉样蛋白A测定试剂

医院研究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炎症指标(SAA、CRP、PCT、WBC)的变化,均发现SAA的检测结果在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患者中显著增高,且升高幅度与病情进展明显相关,变化幅度大于CRP。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作为血清学炎症标志物,在机体急性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现有的血清学标志物相比有明显的优势。SAA在感染急性期3~6h内迅速升高,半衰期50分钟,在疾病的恢复期迅速下降;在病*感染性疾病中,SAA显著升高,CRP不升高;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SAA的敏感性高于CRP,上升早、幅度大。因此测定SAA,尤其对“正常”与轻微炎症反应可提供更好的鉴别。

微米生物CRP、PCT、SAA检测试剂现有荧光定量法、免疫比浊法、特定蛋白分析等方法学多样选择,可应用于门诊、急诊、住院部等多个科室。

感染新型冠状病*确诊指标

新型冠状病*(-nCoV)lgM/lgG抗体检测

血清新型冠状病*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IgM抗体是免疫应答过程中最先分泌的抗体,当-nCoV感染机体后,自身免疫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可作为近期急性感染的标志。IgG出现较IgM晚,可以存在较长时间,IgG升高通常提示既往感染或慢性感染。

新型冠状病*肺炎重症、

危重症患者检测指标

《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病理部分提及目前有限的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心脏和血管发现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坏死,间质内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血管内皮脱落、内膜炎症及血栓形成。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THELANCET》于年1月24日刊登了一项研究,对截至年1月2日的41例患者进行分析,41例患者胸部CT检查发现异常,所有患者均患有肺炎。常见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29%]),RNAaemia(6例[15%]),急性心脏损伤(5例[12%])和继发感染(4例[10%])。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

肌红蛋白(Myo)分子量小、快速进入血液、心梗1~2h后就开始升高,4~6小时即达高峰。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如Myo阴性,则基本排除心肌梗死;还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结合临床,如Myo重新升高,应考虑为再梗死或者梗死延展。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可导致其升高。

心肌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

肌钙蛋白(cTnI)存在于心肌,在心肌损伤4~8h时释放入血,约24~48h达峰值,为参考范围上限的数十倍,大概持续10d左右开始恢复正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较长的窗口期。cTnI是一种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试剂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肌酸激酶(CK)的同工酶之一,主要存在于心肌。肌酸激酶在临床诊断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心肌梗塞发生时,人血清中的肌酸激酶水平迅速升高,在心肌梗塞的诊断中测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做心电图更为可靠。其中CK-MB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最高,心肌梗死时,CK-MB在起病6小时内升高,12~36小时达高峰,3~4日内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因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

N末端脑钠肽前体测定试剂

N-末端脑钠肽原(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是BNP前体肽分裂后的N端片段。与BNP相比其在血浆中的浓度更高、半衰期长,在评定心功能不全方面比BNP更敏感。

(1)可用于急诊患者心源性心脏病和肺源性心脏病的鉴别,灵敏度大于90%,特异性达80-90%。

(2)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和预后评估,是独立的心衰预测因子,BNP水平低,存活期长;水平高,死亡率高(随访3年60%)。

(3)指导心衰的治疗及效果监测。

(4)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分级,其检测可发现心梗早期的高危人群,从而给予积极干预,预防心衰以及再次梗死的发生。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测定试剂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磷脂酶超级家族中的亚型之一,也被认为是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由血管内膜中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分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Lp-PLA2表达上调,并且在易损斑块纤维帽的巨噬细胞中强表达。

检测Lp-PLA2水平以预测心血管病事件风险:

(1)无症状高危人群的筛查: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等风险的人群,在传统危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检测Lp-PLA2以进一步预测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2)监测已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且胆固醇水平控制较好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病情预后。

(3)对已发生急性血栓事件的患者,包括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检测Lp-PLA2有助于长期风险评估,可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提高预测价值。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它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也就是主要在心脏组织中表达),但在心脏以外的组织中也有低浓度表达。心肌缺血性损伤出现后,H-FABP可以早在胸痛发作后1-3小时在血液中被发现,6-8小时达到峰值而且血浆水平在24-30小时内恢复正常。

(1)H-FABP在ACS发病早期可迅速释放到血液中,对于ACS的诊断具有时间优势,同时对心肌损伤具备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符合率的特点。

(2)H-FABP浓度在ACS长期预后中,可有效筛查出AMI、心衰及不稳定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

(3)H-FABP与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对诊断ACS价值更高。

细胞因子相关检测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THELANCET》于年1月24日刊登的一项研究,感染了-nCoV的患者体内含有大量的IL-1b,IFN-γ,IP-10和MCP-1,可能导致活化的T-helper-1(Th1)细胞反应。ICU内的患者体内含有更高的G-CSF,IP-10,MCP-1,MIP-1a和TNF-α浓度,这表明细胞因子风暴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有关。

-nCoV感染与SARS-CoV感染不同,-nCoV感染还能引发抑制炎症的T-helper-2(Th2)细胞因子(例如IL-4和IL1-0)分泌增加。在危重病人中可见细胞因子风暴现象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面对疫情,结合专家建议,微米流式荧光技术平台推出-nCoV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套餐组合:

妇产科诊断项目

目前尚无足够数据确定孕妇-nCoV感染对胎儿的影响。以往孕妇罹患病*性肺炎的资料显示,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及围产儿病死率增加。与没有肺炎的孕妇相比,患有肺炎的孕妇发生低出生体重儿、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和新生儿5minApgar评分<7分的风险均增加。年中国香港报道了1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孕妇,其中4例流产,值得重视。对于感染新型冠状病*的孕妇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