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理学指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优化策 [复制链接]

1#

随机对照靶点FFR试验的结果表明,尽管生理学指导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优化策略没有显著提高最终血流储备分数(FFR)≥0.90的患者比例,但它降低了PCI术后残余FFR≤0.80的患者比例。FFR≤0.75表明心肌缺血,特异度%。

在年3月至年11月期间,名患者在血管造影成功的PCI术后,被随机(1:1)接受生理学指导的增量优化策略(PIOS干预组,n=)或盲法PCI后冠状动脉生理学测量(对照组,n=)。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或药物稳定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可以随机分组。

试验的主要终点定义为PCI术后最终FFR结果≥0.90的患者比例。研究发现PIOS组最终FFR≥0.90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1%对28.1%,p=0.)。然而,研究的次要终点,即最终FFR≤0.80的患者比例,在PIOS组明显较低(18.6%比29.8%,p=0.)。

根据对支架血管的FFR回拉评估,在例(46%)随机分为PIOS的患者中,有60例(46%)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目标,表明在这60例患者中的40例(66%)进行额外的扩张后使用支架置入术。在进行进一步干预/优化的患者中,PCI术后平均FFR从0.76显著增加到0.82(p0.),平均冠脉血流储备(CFR)从3.0增加到4.0(p=0.02)。

当评估建议的PCI术后最佳FFR临界值≥0.90时,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在血管造影上可接受PCI结果的患者在生理上的预后并不理想,高达30%的患者甚至可能有最终的FFR结果仍低于最初进行血运重建的指导性阈值。但在这个随机对照试验中,在支架置入术后应用FFR引导的优化策略可以改善FFR和CFR,并显著降低PCI后最终FFR≤0.80的患者比例。

来源:CardiovascularResearchFoundation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10.19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