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 [复制链接]

1#
新型冠状病*(-nCoV)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疫情暴发正值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在防控NCP的同时,不可忽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诊治。疫情防控期间,需严格把握“就近治疗、安全防护、溶栓优先、定点转运、远程会诊”五大基础原则,对ACS患者首选药物治疗,但是患者综合评估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获益大于风险(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患者手术风险)时,则考虑行急诊PCI。当患者为NCP疑似病例时,则对急诊PCI全流程的感染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此类患者进行更加规范、快速有效救治的同时,应严格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严格实施防控措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针对此类患者的PCI护理管理经验较少,缺乏有效且规范的循证医学证据。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和技术培训中心组织,集合全国13名具有心脏介入中心工作经验的护理专家和1名医院感染科专家组成专家建议组。专家组成员的专业领域涵盖了心血管护理及院内感染,主要职责为监督专家建议制订流程、批准文献证据的纳入、函询并整理专家意见。编写本专家建议,旨在为全国(除武汉疫情严重地区外)的护理管理工作提出建议。本专家建议特别针对NCP防控期间因ACS需行急诊PCI的疑似NCP患者,从制度制定、前期准备、接诊和转运、术前准备、术中防控、术后处置,贯穿整个急诊PCI流程,实现全面护理管理模式,从而满足临床需求,在保证患者得到快速、高效救治的同时,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及防止交叉感染。1.制定应急预案1.1组建应急工作小组1.2严格执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1.3优化快速调配、领取防护设备物资流程1.4培训教育:(1)完成新增制度、应急预案、流程改进的培训,并有记录和人员掌握程度反馈。(2)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全面培训,人人考核。(3)完成应急预案的情景模拟演练。2.患者接诊与转运2.1建立上报制度

2.2重新梳理、优化接诊和转运路线

2.3患者转运交接启用“ISBAR”沟通模式

启用“ISBAR”沟通模式,重点把控转运交接两大关键环节:胸痛中心医护与导管室医护人员、导管室医护与隔离病房医护人员。“ISBAR”沟通模式具体为:Identification(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性别、是否已完成网络直报;Situation(情境),包括患者的主诉、初步诊断、入院经过、体温情况、咳嗽情况、呼吸症状、病情变化、相关处理及效果;Background(背景),包括患者的既往史、疫区接触史、过敏史等;Assessment(评估),包括患者的各种管道、实验室检测结果、肺部CT结果、心电图、皮肤伤口、安全风险评估及家庭支持情况等;R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