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气功养生系列2气功的作用与科学机制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炎防治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82670.html

在介绍气功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气功的概念,加深对气功是什么的正确理解。

从中医角度看,气功是通过调神入静促使气机协调(所谓心平气和),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养生锻炼方法。

从心理生理学角度看,气功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根据气功的具体锻炼方式,可以说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通过良性心理调整,使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趋向协调,甚至使某些病变的形态实质得以修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从行为医学角度看,气功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自我暗示催眠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获得(习得),最终在大脑以条件反射方式强化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从前面几个角度看气功,气功都与心理有直接关系。这个特点决定了气功作用的第一类适应症必然是心身疾病。此外,气功对近年医学临床分类出的“亚健康”也有较好的作用。

我们知道,长期精神心理不愉快或长期有心理压力紧张会使人出现各种机体病变,这种以精神心理因素为诱因引起的躯体病变,被心身医学命名为心身疾病。例如精神心理紧张,对有的人可引起消化系统病变,初期可仅表现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吞酸等症状,如果精神心理紧张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病变就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发展到胃肠粘膜炎症糜烂,转为器质性病变,成为消化系统溃疡。这是一种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病变方向发展的结果。相反,保持精神心理愉快会使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保持协调而有序化的状态,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增强,从而起到健身、防病和治疗躯体病变的作用。这是机体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有利于身体发展的过程。气功锻炼可使这种有利于身体的反应机制加强。

我们知道。练气功要取得好的效果,要求练功者必须达到入静状态,所谓入静状态就是练功者发挥意识能动性,放松心理紧张,排除杂念,使意识逐渐由清醒进入到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状态的过程。放松心理紧张与排除杂念最后达到入静主要靠自我暗示催眠的方法,例如本来是大白天站在*土地上练功,你可想象是在月光如洗的宁静夜晚,站在河边小树林的绿草丛中,想象自己的身体像青松一样挺拔屹立,将自己带入到一种自我创造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逐渐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再练功时,你就会很快使意识进入到入静状态。

入静较深时练功者仅知道自己是在练气功,大脑除自知练功这一区域保持清醒兴奋外,其他部分则进入主动的类似睡眠样的高效率的休息抑制状态——自我催眠状态,气功术语叫做一念代万念。临床及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从主观上练功者会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全身非常舒适,心胸非常开阔,整个心身都处于一种有效的放松和美好的感受中。从客观上可以检测到这种精神心理意识状态会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向着协调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起到健身防治疾病的作用,这种心理--生理--形态过程就是气功产生效用的重要科学机制,也是传统气功的真髓所在。所以我们说,气功是古人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自身内部寻找健身治疗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与科学。

有人可能问,气功除了对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有效外,对其它器质性疾病有没有作用呢?患有某些器质性病变,例如癌症,患者往往都伴有紧张忧愁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睡眠和食欲等。气功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帮助改善睡眠和食欲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切记气功不像江湖伪气功大师胡说得那样可以包治百病。

再谈几句亚健康问题。亚健康,被认为是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也有观点说不应该叫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而应该直接叫疾病早期。通常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过重,或者生活方式不合理,会引起慢性疲劳症、情绪不稳定和代谢异常等情况。当我们觉得自己没得什么大病,只是偶尔有些不舒服,比如头晕、失眠、便秘、容易感冒、抽筋、消化不良、胃不舒服……其实,这些症状也就是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报道说人群的75%处于亚健康状态。气功锻炼对亚健康也有挺好的效果。

附心身疾病参考:

根据美国心理生理障碍学会制定的心身疾病的分类如下:

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牛皮癣、慢性荨麻症、慢性湿疹等。

2、骨骼肌肉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疼、肌肉疼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

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有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神经性咳嗽。

4、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原发性高血压或低血压、偏头痛、雷诺病。

5、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

6、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痛经、功能性不孕症。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低血糖、阿狄森病。

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有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

9、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有梅尼埃综合征、喉部异物感。

10、眼科的心身疾病有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等。

11、口腔科的心身疾病有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等。

12、其他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有癌症和肥胖症等。

以上各类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情绪影响下恶化,心理治疗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我往期文章请见链接文末

那些离去让我心痛的忘年交故人之一,王效道教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