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冠脉解剖变异及MR扫描技术介绍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冠脉解剖+变异及MR扫描技术介绍

很多老师吐槽到心脏和冠脉的扫描难,诊断更难,哈哈我也比较认同因为确实心脏和冠脉对MR设备性能要求比较高,相对其它部位临床起步稍晚,所以难在于我们开展的少,积累的经验相对少一些。写这篇的时候脑思绪又飞回医院血管组的读片还有小讲课回忆里了,当时我也分享过一些课件,冠脉解剖+变异我也讲过,所以现在也是记忆犹新,特别感谢杨主任和李主任权威耐心的指导,还有我周星姐(医院)对我的帮助,本篇部分病例来自星姐的课件,特此感谢。

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就是冠状动脉。

心脏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这就是其名称由来。

冠脉MR冠脉CTA

冠脉解剖

冠状动脉起源: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冠状窦;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后窦(左窦);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前窦(右窦);无冠窦(后窦)无冠状动脉发出。

左冠状动脉(LeftCoronaryArtery,LCA)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后窦(左窦),位置略高于右冠状动脉开口(2~4mm),由左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入冠状沟。

主要有两大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左冠状动脉供应左室、左房、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3/4的心肌。

右冠状动脉(RightCoronaryArtery,RCA)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升主动脉右前方的右冠窦内,发出走行于右房室沟内,在后室间沟与房室沟的交叉点(后十字交叉)附近分为左室后支(PL)和后降支(PD)供应右心房、右心室前壁与心脏隔面的大部分心肌。

主要分支:后降支、左室后支、锐缘支(AM)、右圆锥支、右室前支。

优势冠状动脉(Dominance):根据左、右冠状动脉在心肌表面分布面积大小,采用Schlesinger等的分类原则,将冠状动脉的分布分为三型:左优势型、右优势型、均衡型。

据我国调查,右优势型约占65%,均衡型约占29%,左优势型约占6%。

左优势型(LeftDominance)

左冠状动脉优势:亦左回旋支优势,左回旋支粗大,除发出钝缘支外,还发出左室后支和后降支,而右冠状动脉细小,未到达后十字交叉处

简单的说就是:RCA短小,LCX发出后降支供应左、右心室后壁及室间隔。

右优势型(RightDominance)

右冠状动脉优势:右冠状动脉走行于右房室沟并到达后十字交叉处,在后十字交叉处或近后十字交叉处分出后降支后向左室隔面走形并发出1个或多个左室后支后终止。

简单的说就是:RCA粗而长,其后降支供应部分左心室后壁和室间隔后部。

均衡型(Balanced)左心室后壁由左旋支供应,右心室后壁由右冠状动脉供应,后降支由右冠状动脉发出,或由右冠状动脉和左旋支共同发出。

冠脉的15段分法

RCA开口至第一转折处(RCA近段为l段)

第一转折至第二转折(RCA中段为2段)

第二转折至后降支分叉部(RCA远段为3段)

左心室后支或后降支(选择粗大的一支为4段,另一支为4+段,左心优势冠状动脉时。4和4+段归入回旋支)

左主干(为5段)

前降支起始部至第一问隔支(前降支近段为6段)

第一间隔支至心尖部均匀分成2段(前降支中段和远段分别为7段和8段)

第一对角支(或中间支)和第二对角支分别为9段和10段

回旋支开口至第一钝缘支发出(或回旋支主干的近1/3为11段)

第一钝缘支(选近段发出的粗大的1支为12段)

第一和第二钝缘支之间(或回旋支主干的中段为13段)

第二钝缘支(选中段发出的粗大的1支为14段)

回旋支主干的远段为15段

CTA下的冠脉分段显示

冠脉的正常变异

冠脉的正常变异包括:起源异常,走行异常及终止异常。也可以根据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

血流动力学改变:冠脉闭锁、冠脉狭窄、冠脉起源于肺动脉、主肺动脉间埋藏走行冠脉、先天性冠脉瘘。

无血流动力学改变:重复畸形、开口数目异常、起源异常(高开口、起源于主动脉异常位置、走行于肺动脉前、跨间隔或主动脉后方。

起源异常

左、右冠脉共干发出

右冠中段闭塞、前降支、旋支重度狭窄伴右冠开口异常

左右冠状动脉均由窦上发出

左冠状动脉中间支畸形血管团

左冠状动脉主干缺如或闭锁

冠脉单开口

单冠畸形

冠脉走行异常

壁冠状动脉是指被心肌桥所覆盖的冠状动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是指覆盖在壁冠状动脉表面的心肌纤维。当然可以根据心肌包埋程度分三型,心肌部分包埋,不完全心肌桥。心肌包埋≤1mm,浅表型心肌桥。心肌包埋1mm,深包埋型,,心肌桥。

左前降支心肌桥

终止异常

终止异常:冠状动脉瘘,左右冠状动脉连通,冠脉与心包外血管连通

女,59岁,心悸。一支来源于左主干的血管终止于主肺动脉。

冠脉MR技术扫描及后处理步骤

冠脉MR的扫描方法

首先需要放置心电门控,VCG的摆放同心脏:

1.在第一二肋间隙、紧邻胸骨左侧处,放置第一个电极(白色);

2.在紧邻剑突左侧、第一个电极下约10cm至15cm处,防置第二个电极(黑色);

3.在左侧腋前线、其它两个电极形成直角的地方,放置第三个电极(红色);

4.在紧邻第二个电极的下方,放置第四个电极(绿色);

5.将导联线连接到电极上,确保连接线正确插入VCG模板;

6.注意不要将VCG模板放到成像范围内,以免影响图像质量;

7.确保VCG模块电量充足(指示灯绿色),如电量不足(*色、红色)请及时更换电池。

同时需要放置呼吸门控(Ellistion机器除外)

操作界面上的设置

1.在生理门控窗口点右键选择“VCG+Resp”,患者呼吸和心率情况实时显示,将窗口时间窗设为5秒或10秒,便于计算呼吸频率;

2.点击生理门控中update按键,使扫描卡中的设置心率与患者心率同步,扫描中心率如有变化可随时点update更新;

3.观察患者心率与呼吸是否规律,如有需要可重新调整电极片和呼吸门控。

冠脉规范化扫描方案

Survey---三平面定位像

定位像扫描说明:定位中心位于两乳头连线,大范围多层扫描包含整个纵隔。扫描结束后注意观察图像信号是否均匀,层面是否包全整个心脏,如有必要可采用“双定位像”法(或称二次定位)重新扫描survey。

BTFE_FB_50

50Phase冠脉定位像说明:

在心脏冠矢轴三个方位上定位,以冠状位、矢状位为主,冠状位通过心尖与心室心房连线平行,矢状位扫描野与心室心房连线平行;绿色框即为匀场框,范围尽量包全心脏及大血管,并尽可能少包含空气。

冠脉扫描参数确定方法:

BTFE_FB_50扫描完成后,在review里面打开,找到右侧冠状动脉,观察右冠的形态大小及位置,找到位置相对静止不动的时刻(一般在舒张中末期),记录冠脉相对静止不动期开始及结束的时刻,填入参数卡里面triggerdelay及TFEshotduration中。

经验之谈心率小于70左右,在舒张期寻找,起始点大约以后;心率大于80,在收缩期寻找,起始点大约-。

右冠相对静止持续的时间(一般在80-ms之间,最好不要超过ms)

3D_TFE_WH或3D_mDixom_WH序列扫描定位

3D_TFE_WH或3D_mDixon_WH序列扫描定位

1.冠脉定位扫描采用WholeHeart3D扫描,在冠状位及矢状位上将全心包全就可以了,绿色框即为匀场框,范围尽量包全心脏及大血管,并尽可能少包含空气。

2.Navigator膈肌导航条的放置,将导航条置于右侧膈顶部,上1/3为肺组织,下2/3为肝脏组织。

冠脉部分重要参数介绍

导航呼吸补偿技术,打开motion选项卡设置

冠脉最常用的是以下这三种

Gate:设置可以接受的运动水平,通过gatewindow来设定,扫描时间依赖于门控效率

Track:监测追踪膈肌位置,根据膈肌位置实时调整冠脉扫描层面位置,通过scalefactor调整比例。Scalefactor定义心脏和膈肌的运动关系,心脏在FH方向的运动和膈肌在FH方向的运动成比例。

Gateandtrack:gate和track连用,既设置接受窗gatewindow,又监测追踪膈肌位置,根据膈肌位置实时调整冠脉扫描层面位置。

Type选项卡里可以选择导航的类型:

1:Lead前导航,导航笔形束仅在TFEshot之前,需要追踪,Lead应用临床的比较多。

2rail后导航,导航监测在shot之后

3eadandTrailshot前后均要导航笔形束监测。只有两次监测膈肌位置都在接受窗之内,数据才能接受。

GatingLeveldrift门水平漂移

打开continuous的作用是可以跟踪膈肌的漂移机器自行可以矫正,如果膈肌漂移范围较大,自行矫正功能也有限,需要人工干预处理。

Scalefactor心脏和膈肌的运动关系的一个比率,根据个体和不同状态下需要调节。

Gatingwidow门宽

导航条位置核心部分的2/3放在肝上,1/3放在肺野里面,如果参考图像时呼气相。蓝色线的位置是由系统决定的。

导航束的长度是无限长的,但只有中心部分才显示出来。接受窗由蓝线决定,它决定了被接受的膈肌的最大最小位置,红色的点显示了膈肌位置。比较高的点代表呼气,这与呼吸触发不同。在窗的底部,绿色的点代表接受的点,这些点和两条蓝色线中间的红点是一一对应的。

T2-preppulse

T2预脉冲作用:可以增加管腔和黑色背景的对比,BTFE中血液信号是亮的,心脏周围脂肪进行脂肪抑制,T2准备可以降低心肌信号。

T2预脉冲原理:T2预冲可以抑制短T2组织的信号,大家可以看下图这个序列结构图一连串90和的采集,短T2组织由于T2衰减,信号衰减,这样短T2组织和长T2组织之间有很大的信号强度差别,血管显示更亮更明显了。

回波链的设置:一般情况1.5T设置50-60ms;3.0T设置30-40ms。

主机后处理

在主机可以通过Volview进入个简单的后处理,顺着每支冠脉的走形方向,MPR出来。

ISPwholeheart后处理

第一步:选择CardiacMRViewer图标

第二部:进入Viewing然后点击全心分析(ALLWholeheart)

第三步:这个后处理可以单独把心室和心房分割出来(选择从菜单栏中的目标后面勾√号)当然可以自己手动切割,精修出自己需要显示的地方出来。

基本三步就可以处理好了,当然菜单栏里还有很多精细的编辑软件,根据需要去用就好了。

我们先来欣赏以下冠脉MR的图像(图像均来自飞利浦ingenia的设备)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