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酒的几种主要的香型汇总:
馥郁香型酒:前浓中清后酱,一口三香为馥郁,酒*酒就属此类酒的典型代表。
酱香型酒:所谓酱香,就是用淀粉反复发酵时发出的—种酱香味。这种酒的特征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丰富醇厚,回味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茅台酒、红花郎和粮小春就属此类酒的典型代表,且具有隔夜留吞、饮后空杯香犹存的特点。
浓香型酒:泸州特曲,五粮液酒属此类之代表,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清香型酒:主要特征是:清香醇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甘润爽口。山西杏花村汾酒是这类香型的代表。。
米香型酒:如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等属于此类白酒,其主要特征是: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
凤香型酒:如陕西凤翔的西凤酒,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的己酸乙酯香气为辅。
药香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
其它香型酒:不属以上香型而又没有给定香型名字的白酒,暂时统统划为其它香型白酒。
香味的主要成分:
浓香型香味来源:己酸乙酯、乙酸、乳酸、己酸、丁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乙戊酯、康酸乙酯、辛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乙缩醛。
酱香型香味来源:乙酸、乳酸、己酸、丁酸、β笨乙酸、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醛、乙缩醛、苯甲醛、丁二酮、氨基酸、吡嗪。
清香型白酒香味来源: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乙酸、乳酸、丁二酸二乙酯、琥珀酸。
米香型白酒香味来源:β苯乙酸和乳酸乙酯、乙酸、乳酸、乙酸乙酯。
白酒的分类:
白酒按照原料分为:粮食酒、瓜干酒、代用原料酒;
按照糖化发酵剂分为:大曲酒、小曲酒(又称药酒)、快曲酒;
按照生产工艺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调香白酒、串香白酒;
按照酒精含量分为: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
按照产品档次:高端酒、中端酒、低端酒。
白酒的检测项目:
感官评定:色泽、香气、口味、风格。
理化指标:酒精度、总酸、总酯、固形物、甲醇、氰化物、铅、猛、食品添加剂、杂醇油、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正丙醇、β-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二元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乙酯、塑化剂:苯二甲酸酯类(包括邻苯、对苯、间苯二甲酸酯)。
白酒检测标准:
浓香型白酒:GB/T.1
清香型白酒:GB/TN.2
米香型白酒:GB/T.3
凤香型白酒:GB/T
豉香型白酒:GB/T
液态法白酒:GB/T
固态法白酒:GB/T
特香型白酒:GB/T
芝麻香型白酒:GB/T
老白干香型白酒:GB/T
白酒分析方法:GB/T
白酒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GB/T
浓酱兼香型白酒:QB/T
老白干香型白酒:QB
茅台酒:GB
好多人都喜欢喝白酒,那么白酒到底有什么功效与用途呢。
饮用少量的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从而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增加食量。
少量饮用白酒,能够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从而便可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白酒对于含有较多的酒精成分,且热量较高,因而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对全身皮肤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从而还可以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少量饮用白酒,能够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劳,松弛神经的功效。
白酒的驱寒作用,早在古人就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白酒含有大量的热量,饮入人体后,这些热量会迅速被人体吸收。
中医认为,白酒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这一功效早已在我国民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