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让中小学生家长闻之色变的“垃圾食品”辣条,却成为一些人手中的赚钱利器,凭着它卫龙年入40亿,净利润超8亿,企业估值达亿,创始人兄弟身家暴涨至亿。
然而好景不长,正在IPO的卫龙,近日披露的业绩显示,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销量为吨;实现营收22.61亿元,同比微降1.8%;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为2.61亿元,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58亿元;毛利率也由年的37.2%连续下滑至目前的34.8%。
业绩下滑的卫龙
对于上半年业绩亏损原因,卫龙方面解释称,主要系交付受疫情影响和调价*策带来销量下降,同时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毛利随之减少,卫龙自年5月起对主要产品进行提价,但暂未能拉动上半年业绩,预计上述因素不会对公司年的经营业绩及利润率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从业务看,卫龙的营收来自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其中,调味面制品业务占其总营收的六成,是主要收入来源。然而该业务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下滑,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销量为吨,较年同期的吨有所下降,业务收入减少了4.3%,毛利率也由年的37.2%连续下滑至目前的34.8%。
销售渠道上,截至年上半年,卫龙与家线下经销商合作且经销商的销售网络覆盖了中国约73.5万个零售终端。同时,卫龙在线渠道的收入由年的2.51亿元增至年的5.54亿元,主要是由于在年公司不断增加的网络广告活动及与新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令在线直销和在线经销均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卫龙自年5月对主要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上调,以应对生产中所用若干原料的采购价格上涨,该项举措为其产品全线升级、经营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此外,此次业绩还受到此前股票发行的影响。据悉,年4月27日,卫龙与其控股股东,以及CPE、上海泓漯等投资者订立了股份购买协议补充协议。据此,卫龙以对价约.27美元向该等投资者发行及出售约1.58亿股普通股。而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此类股份发行产生了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共6.29亿元,该开支自年合并损益表中扣除。
卫龙方面也指出,上述股票发行事宜可能会影响公司年的盈利能力及经营业绩,公司年的年内利润预计将大幅下降。
年营收超40亿“垃圾食品”
年5月12日,卫龙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超过6个月未获批就失效。半年后,在上市材料即将失效的前一天,同年11月12日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年11月14日卫龙通过上市聆讯。不过,今年5月卫龙的上市申请材料再次失效。再度重启上市后,今年6月27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卫龙美味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虽然卫龙已经通过港股聆讯,不过并没有进行招股。11月23日卫龙再度更新聆讯资料,有专业人士认为,或是因为当下港股打新回暖,此时上市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估值。
数据显示,-年卫龙分别营收27.52亿元、33.85亿元、4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4%;同期利润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8.19亿元。其中,辣条在去年贡献了90%的营收,且有2个品类的年度零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4个单品的年度零售额超过5亿元。同时,卫龙的毛利率也在不断上升,以调味面制品为例,卫龙年-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4.4%、37.2%和37.6%。对于毛利率增长,卫龙坦言,主要是由于调味面制品(辣条)的售价上升以及产品组合改变。
卫龙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赴港上市筹资金额用于建设新工厂、扩大/升级生产设施、产品研发、投资/收购潜在企业、拓展销售网络和品牌建设等。
据悉,目前卫龙仅有一次股权融资,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获36.5亿元,PREIPO后估值约达亿元,约为洽洽食品(.SZ)、三只松鼠(.SZ)、良品铺子(.SH)市值的总和。若按照年卫龙的净利润计算,卫龙估值PE倍数高达85.5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年零售额计,卫龙美味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年,卫龙有两个品类(即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四个单品(即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未来增长前景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至年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潜在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分析指出,“卫龙的品项比较单一,所以整体经营风险也比较大。整体来看,我不觉得它有这样的综合实力,高估值都是资本市场炒出来的。”
中泰证券数据显示,我国辣条行业产值在-亿元,其中卫龙以10%的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尽管市场份额并不算高,但由于辣条品类玩家众多,市场份额“地方分化”的趋势较严重,且不断有新品牌入场,导致头部品牌能集中的市场份额更少。
卫龙的辣条隐忧
如果说辣条有隐忧,那么其原罪就是所谓的“垃圾食品”标签。
年,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使用违禁添加剂霉克星,辣条从此被打上“垃圾食品”的标签,此后关于辣条食品安全的“都市传说”从未间断,整治风暴席卷下,大量辣条厂商倒闭,剩余的盈利企业不到10%,而卫龙在此境况下逆势而上,产能迅速提升,体量不断扩大。
年是辣条行业的顶峰期,由于门槛低辣条企业数量一度超过家,但行业因供过于求且利润薄弱开始持续走低。
有意思的是,年也是卫龙的爆发之年,在众多生产商为求自保缩减成本之时,卫龙再次反其道而行之,推出卫龙经典系列,开创了亲嘴豆干等新品,并先后请明星赵薇、杨幂来代言,此外还投资五千万,大举进*豆制品市场,同时又开拓了魔芋制品、肉类、海产类等多品类休闲食品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消费者。
年至年,全国辣条企业从家锐减至余家,新一轮淘汰及行业信任危机下,卫龙搬进新厂房并拍摄了一组“洗白”宣传片,全自动化的无菌车间瞬间颠覆了大众对辣条来自小作坊的观念,并在短时间内带来百万阅读量,趁热打铁,卫龙又邀请网红张全蛋在其生产车间直播“辣条是如何炼成的”,此番操作后,卫龙正式杀入网红圈,并开始大铺电商渠道,入驻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及海外亚马逊等平台。
尽管如此,但随着近年消费健康浪潮的兴起,食品安全问题辣条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据新京报报道,至年5月,全国有超百家辣条生产企业的批次辣条登上食药监局黑名单,其中食品添加剂不合格为主要原因。卫龙也未能幸免,因防腐剂问题被浙江、贵阳、山西、湖北、宁波、贵阳、山西、湖北等多省市监局、食药监局点名,对此卫龙回应表示其产品生产系遵照河南省地方标准,“合法合规”。
年晚会中辣条行业乱象遭曝光,辣条再次成为高盐、高糖、高热量、高刺激食品代表,"垃圾食品"标签进一步加深。虽然同年出台了“辣条生产国标”,但卫龙又被曝出口味改变,各大社交平台抱怨声讨不断,卫龙辣条再次成为“垃圾食品”转型困难户。
此外,面对冲击竞争对手的不断冲击,卫龙为了发展布局多元化而采用OME代工模式谋求快速扩张,却也因此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涌现。通过对“卫龙食品旗舰店”中售卖产品生产商信息查询可知,除大面筋、魔芋爽、78°卤蛋、风吃海带等相关产品为自有生产外,诸如烤面筋、鱼豆腐、鱼丸、蟹棒、酸辣粉、小香肠等诸多产品均为代工厂生产,甚至连同为调味面制品的卫龙大辣片亦是如此。黑猫投诉平台中,关于其投诉原因多集中于存在虫卵、塑料及产品变质等。
年7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年10月至年6月公布的关于调味面制品的质量抽检情况。其中,年至年间,卫龙出现了7次不合格记录,不合格原因分别为检出脱氢乙酸、山梨酸(规定不得使用),检出甜蜜素(规定不得检出)以及菌落总数超标。
目前对于辣条是否属于“垃圾食品”业界一直争论不休。毫无疑问,辣条中数目繁琐的食品添加剂列表也让外界明白这才是真正的“海克斯科技”。
有网友表示“无论哪个品牌辣条打开都是一股过重的添加剂味道,怎么洗白都不可能成为健康食品”、“面筋食品能有什么营养,全是重口味添加剂”、“垃圾食品的定义为含大量精制糖、白面粉、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高糖高盐且有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辣条全占了”。
此外,除食品安全问题外,卫龙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两年卫龙的存货也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据招股书,截至年、年及年12月31日,公司的存货分别为4.0亿元、5.4亿元、6.0亿元。此外,存货周转天数也逐渐增加,年、年及年的存货周转日期分别为60天、67天、70天。
对此,卫龙公司表示,年存货增长的原因是主要是为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的原材料储备,年存货增长则主要是基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与疫情可能存在的材料短缺风险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