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就是心肌梗死,向心脏输送血液的血管一旦被堵死,心脏就无法得到血液支持,这种情况持续20-30分钟心肌细胞就会坏死。
此时患者会感到心前区有压榨性的疼痛感,还会感觉憋闷喘不上气。如果救治不及时,患者很容易受到生命威胁。
心梗危害大,这3个睡前恶习趁早改掉
心梗的发病率连年升高,这与我们越来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以下3种坏习惯特别容易导致心梗的发生。
1.熬夜
现在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往往到了晚上还不能及时入睡。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心脏就无法得到休息,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等问题。
这种情况放任不管,就会发展的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2.抽烟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不仅在肺,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香烟中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血管后容易导致血压的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或狭窄,让心肌处于缺氧状态,给心脏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3.夜宵
工作压力的增大让人们常常来不及好好吃饭,有时候到了睡前我们还会觉得饥饿,这时候就免不了吃一顿夜宵。
夜宵吃一些油腻的快餐食物或者是方便食品等,很容易让血液变得过于黏稠,增大了心脏的泵血压力,长期如此,人们患上心梗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身体有这些状况,可能是心梗前兆,别大意
心梗的发生也不是毫无征兆的,一些患者在心梗发生前身体可能会有一些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千万不要大意。
1.心悸心痛
患者容易出现心悸和心前区疼痛的症状,这种疼痛多有压迫、沉重感,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大多超过30分钟,休息或者服用药物后不能很快得到缓解。
2.胸闷乏力
患者心肌细胞供氧供血不足,心脏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就容易出现胸闷乏力,呼吸困难和意识模糊等表现。
3.皮肤苍白
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足,全身血液循环都受到了影响,皮肤就会苍白没有血色,还容易大汗淋漓,心跳变缓。
避免心梗的发生,要从良好生活习惯做起
1.休息充足
好好休息对于预防心梗有积极的意义,休息可以让身体得到放松,让心脏负担减轻。还可以让血液回流速度变快,更好的滋养心脏。
充足的睡眠可以保护血管,帮助我们预防心梗等血管疾病的发生。
2.及时补水
人体不能缺少水分,喝水可以冲淡浓稠的血液,让血管的压力变小,也能让心肌细胞得到充足的供血。
补充水分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帮助我们养护血管的植物,比如青驰菊。
青驰菊中含有硒元素、氨基酸、胆碱等有益元素。硒元素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减轻血管压力,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氨基酸可以抗氧化,防止细胞过快的老化,让心肌细胞更好的工作。
胆碱是一种可以促进脂肪代谢的物质,可以避免血管内有过多的脂肪堆积,造成血管堵塞。
喝水的时候可以泡一朵,多闷2分钟,帮助有益元素更好的溶到水里。
3.运动健身
缺乏运动的人,体内容易积累脂肪,这也增加了心脏的负担。经常运动可以让血液流速加快,让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也加快,促进代谢废物更快的排出体外。
为了避免危险的发生,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做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做有氧运动为宜。像做操、打太极、散步和慢跑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