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污水厂针对脱氮过程中,水中碳氮比不合适的情况下,反硝化过程需要补充快速碳源来使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受到反硝化菌种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的限制,一般采用的都是快速易吸收分解的碳源,对碳源的分子结构要求比较简单,常用的药剂主要有乙酸钠,葡萄糖这两种,还有一些污水厂有便利条件的可以采用甲醇,乙酸,果糖等,还有就是采用一些将乙酸钠,葡萄糖,果糖等混合起来的复合碳源,这就是市场上常见的碳源种类。
这些碳源最终的作用是为了反硝化菌在进行硝碳氮转化为氮气的过程中进行的碳源补充,因此我们对这些不同种类的碳源的质量监督也是以其所含碳源的多少为主要的检测手段。碳源本身也是有机物,污水厂对进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手段就是最常使用的COD化验手段,因此可以使用COD的检测,来对采购的碳源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有条件的污水厂可以检测下BOD,但是BOD受到药品中干扰因素比较多,比如PH值等,测得不是很准确,因此建议还是以COD为准。
销售的碳源一般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对固体样品的COD化验一般可以随机抽取1~5g的样品,配置成1升溶液,对溶液进行检测。测出相应的COD值,要注意化验数据一般都是mg/L的数量级,在实际采样中1mg是比较难于取到的,所以一般取1~5g配置1L溶液里,所以后续的计算要注意数量级从g换算到mg。化验出来的就是采购碳源的COD值了,固体样品要注意容易受潮吸收水分,在检测前要进行烘干处理,这样检测的数值才是药品的实际的COD含量。
液体的药品一般配置浓度都比较高,如果以%纯度的1L的食用葡萄糖溶液计算,1L溶液近似的认为是1Kg药品,葡萄糖的COD比例近似为1:1的COD含量,也就是含有1Kg的COD,也就是1Kg/L的COD含量,换成常用的mg/L的单位,也就是0000mg/L的含量,也就是万mg/L的含量。这也就是很多市面上的碳源药品经常喜欢用自己的含量是几十万的说法的含义。所以大家在实际的检测中,对COD的检测也要注意使用药品的含量问题,如果厂家销售的产品是液体产品,并且声称是50万含量的碳源,也就是说每升药品里含有50万mg/L的COD,也就是mg/ml的含量,那么化验室进行取样时,要随机抽取1~5ml的药品配置成1L的溶液进行检测,也就是~2mg/L的检测值,化验室要根据这么高浓度的COD进行合理的药品配置,采用高浓度的滴定药品进行调整,以便得出准确的数值。
相应的国标主要有食用葡萄糖的标准《食用葡萄糖》GB/T20880-2018,可以查看下。总体来说,无论碳源采用那种化学药品,污水厂最终使用的都是它在反硝化反应中有效的有机物成分,因此通过简单的COD检测是污水厂对碳源药剂的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
次氯酸钠。在国内外疫情爆发对污水厂出水水质消毒的严格要求下,投加次氯酸钠是污水厂较常采用的消毒药品,其他的消毒方式还有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由于次氯酸钠存储危险度低,原料容易采购,因此污水厂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方式的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