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在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虚拟会议LBS.02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场上公布了SCAPIS研究的初步结果。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即可识别出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亦称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患者,且该问卷可在家自行完成。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SCAPIS发现,在无已知心脏病的中年人群中,40%的人可在冠状动脉CT造影(CCTA)上发现冠脉粥样硬化证据,13%的人有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该研究发现,调查问卷可确定伴有广泛冠脉粥样硬化的个体,且预测价值较高。
研究介绍
文章的第一作者,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萨尔格伦斯卡学院的GranBergstrm博士表示,该研究旨在探究普通人群中有多少人患严重的冠脉粥样硬化,从而使患者在预防性治疗中获益。
其表示,目前尚无很好的数据。既往研究曾对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负担进行了研究,但SCAPIS研究纳入的是从未出现心脏症状的中年人群。除此之外,研究提示,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在线问卷表来识别这类人,达到一定分数的人可进行影像学检查。
SCAPIS试验共入选了多例年龄处于50-60岁间的成人,受试者无心脏病病史且从未发生过心血管事件。他们将被问到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吸烟、身体状况、胆固醇药物应用及血压相关的问题,以预测冠心病风险。之后研究人员将通过CCTA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有冠脉脉斑块。最终,原始样本中的多例患者成功进行了CCTA检查。
研究显示,40%的中年人存在某种程度的冠脉粥样硬化,5%存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被定义为某一支冠脉的狭窄程度≥50%。
该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利用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开发一种预测模型,以识别广泛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广泛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存在4处不同的冠脉狭窄,其在此类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3%。
这种调查问卷包括种不同的变量,患者可自行评估约种变量,在门诊可评估/测量另外20种变量,如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之后研究人员应用人工智能来评估哪些变量与广泛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
研究者说
Bergstrm博士表示,AUC为1.0可完美预测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AUC为0.5则无价值;AUC为0.8可合理预测患者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研究结果令人鼓舞,提示该方法可行。
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无症状患者突发心脏事件,进行该调查问卷的目的是在事件发生前识别出这些患者,并为其提供预防性治疗措施。
目前,我们尝试通过胆固醇和血压测量及心血管风险评分(如Framingham)来识别心血管高危患者,但并不是很有效。CCTA可以观察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过其可更好地预测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但我们并不能为所有人都进行CCTA成像。因此,Bergstrm博士等希望可以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来缩小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人群的范围,该研究结果提示这种方法可行。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血压和胆固醇等临床测量指标并未大幅增加问卷对广泛冠脉粥样硬化人群的预测能力。
哪些患者是目标人群?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杜克大学的PamelaDouglas博士认为SCAPIS研究人员为当前和将来研究创建了丰富的数据集。其表示,SCAPIS研究在普通人群中获得了冠脉疾病患病率相关的新数据,且在长期内有助于解决许多关键性问题。
然而,Douglas表示,广泛冠脉粥样硬化人群并非最适合识别的目标人群。其不明白研究选择该切点的理由,因为从单支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开始,所有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者的临床风险/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即使斑块较少的患者也应进行有效地预防策略。
对此,Bergstrm博士表示,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点,之后其团队将在不同人群中分析该试验的结果。然而,仅存在一处冠脉斑块的人群较大,其占受试者的40%。试图对如此多的人进行心脏成像可能不切实际,这将导致很多人无法进行验证性的CCTA检查。
因此,在无症状患者中,需要通过更多地数据来验证不同程度冠脉粥样硬化的风险。Bergstrm表示,目前并没有获得这些信息,但他们将继续随访患者,并在数年后获得相关的心血管事件数据。到那时,将明确应该针对哪种动脉粥样硬化水平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其可能介于广泛性冠脉粥样硬化(13%)和一处冠脉粥样硬化之间(40%)。
参考文献:
[1]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ScientificSessions.SessionLBS.02.PresentedNovember13,.
[2]SueHughes.SCAPIS:SimpleQuestionnaireCanIdentifySilentAtherosclerosis.Medscape.November13,.
医脉通-AHA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