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宿迁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恢复上班。现在,作为个人防护的重要一环,“戴口罩”“勤洗手”已经人人皆知!但是口罩应当怎样戴?怎样洗手更科学?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消毒?
2月2日,宿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宿迁市机关事业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卫生学技术指南(试行)》,其中的《医用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七步洗手法》《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毒》对正确戴口罩,科学洗手、消毒进行了解答,一起来学习一下。
医用口罩正确使用方法
1
正确佩戴和摘脱
佩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医用口罩佩戴方法
▼
检查口罩有效期及外包装
鼻夹侧朝上,一般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
双手指尖向内触压鼻夹,逐渐向外移
适当调整面罩,使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口罩污染时或使用超过4小时后更换
手拎系带,弃于医疗(黄色)垃圾桶
医用口罩摘脱方法
▼
01
口罩外侧吸附了大量细菌,脱下口罩时应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着系带取下,避免细菌沾附到手上以手为媒介扩散。
02
不建议将摘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丢弃,这样容易造成口罩二次污染,一定要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并且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摘脱口罩之后,一定要记得给手消毒。
2
定期更换口罩
医用口罩防护的效果是有时效的,应定期更换。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医用口罩为一次性使用,不建议重复使用。
3
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口罩
▼
有呼吸道症状者佩戴过的口罩
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者以及采取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等佩戴过的口罩,应参照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消毒技术指南(试行)》,放置到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垃圾桶,定时清理,清理前用医用75%酒精或含有效氯mg/L~mg/L的含氯消毒液(即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或者含氯泡腾消毒片按照1升水1片,用自来水溶解稀释,配好的消毒液含有效氯mg/L,现配现用)喷洒或浇洒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后丢入带盖的垃圾箱。
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
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因接触病原微生物风险较低,此类使用过的口罩可以向外对折后,放入一次性自封袋或者垃圾袋中封好、扎紧,再丢入带盖的垃圾桶。
学会了医用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洗手方式你了解吗?下面跟着速速一起学习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
掌心相对,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四步
双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手掌心旋转搓,交换进行
第七步
旋转式擦洗手腕交换进行
最后,速速给你科普一下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消毒那些事儿——
新型冠状病毒在56℃条件下,30分钟可杀灭病毒。含氯类、酒精、碘类、过氧化物类等多种消毒剂也可杀灭病毒。
手消毒
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特别要注意手卫生,目前WHO推荐的手消毒剂为含量在70%~75%的乙醇,在没有明显污物的情况下,使用七步洗手法用乙醇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有明显污物情况下,要用流水和洗手液清洗,擦干后再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医院就诊的病人,在摘除口罩后,由于口罩很可能已被污染,一定要进行手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建议使用含氯泡腾消毒片或者84消毒液对物体表面消毒。
含氯泡腾片每片含有效氯mg,能在水中自溶,1L水放1片或者2片,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84消毒液可按照说明书来配制消毒液(有效氯浓度要达到mg/L~mg/L)。
环境空气消毒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加强通风、也可以使用空气消毒器等方式进行。亦可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按照1.5W/m3,即每20立方米空间使用一只30W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或使用0.2%~0.3%的过氧乙酸或1.5%~3%过氧化氢消毒液,按照20ml/m3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消毒,60分钟后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