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
大家纷纷采取了一些有效预防措施
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环境消毒等等
越来越多人重视消毒是一件好事
但需要注意的是
错误消毒或过度消毒
会给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哦
今天,广东卫生在线就来和大家
盘点一下消毒误区
误区1
人体消毒
有网友很羡慕以下小区,事实上,这可能是用生命来进行消毒,用化学剂开展人体喷雾消毒,不仅杀死病毒,可能也会杀死自己!
悲惨的事件曾经发生过:
据人民网和新华社等媒体转载韩联社报道,年5月2日韩国“加湿器杀菌剂致死事件”主角利洁时韩国分公司向所有肺部因加湿器杀菌剂受损的受害者及其家属致歉。年起,该公司的加湿器添加杀菌剂产品导致大量使用加湿器的家庭成员吸入杀菌剂,引发多起孕妇和儿童重症肺炎并死亡的事件,事件最终导致了人死亡,人受到伤害,数十万人受到潜在伤害。
我们要警惕事件涉及的危害:
对人体进行化学喷雾消毒,吸入消毒剂会导致人体肺部损伤,严重时可出现肺部纤维化。消毒做得不正确,大家可能没有因新冠病毒得肺炎,反而因为消毒剂损伤肺部而得机化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请大家记住:消毒通道不合用!不能对着人体喷雾消毒!
误区2
用大炮消毒
杀灭新冠病毒,并非所有消毒方式都适用。
广东疾控Dr.CDC强调:环境消毒是一个科学的工作,要根据流行病学指征和(或)病原学监测、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及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来确定开展消毒处理的范围和方式。所以,对外环境的消毒必须经专业人员评估后方可开展。
不得在有人的情景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得使用醇类、季铵盐类、醛类、胍类消毒剂对室内空气消毒。
此外,还有一些不合理的消毒行为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阻止
无需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如使用飞机、无人机、喷洒车、雾炮车等设备对街道、社区、园区、广场、马路、行驶的汽车外表面及车轮等实行大规模喷洒消毒剂(粉)消毒。
禁止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热烟雾机等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如设置喷雾消毒通道让人员通过,或直接对人员喷洒消毒液。
不宜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进行终末消毒。
不宜使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mg/L)做预防性消毒。
那怎么消毒才有效?
常用消毒剂有哪些?
有什么注意事项?
权威指南赶紧get起来!
划重点
01
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指南
重要提醒:
使用消毒剂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外包装上面的说明书,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来进行操作,所有消毒剂都不能混用或勾兑使用!
常用消毒剂
用途
重要提醒
75%酒精
1.手部消毒及局部皮肤的擦拭;
2.不耐腐蚀的精密仪器表面,比如手机、手表、键盘、门把手、遥控器等小面积物品的表面擦拭。
一定要避开火源并通风。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含氯消毒剂
1.浸泡消毒衣物、织物、棉质口罩等植物家居物品;
2.可以用于呕吐物、腹泻或粪便污染的地面或物品擦(拖)拭消毒;
3.可用于环境(如:墙面、地面)的喷洒消毒。
对金属有腐蚀,对织物具有漂白作用,不能与洁厕灵等酸性洗涤用品混用。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碘伏
主要用于皮肤和粘膜的消毒,比如擦拭伤口。
对碘过敏者慎用,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双氧水(过氧化氢)
1.可用于冲洗或擦拭伤口;
2.可用于物品表面擦拭消毒;
3.可用于空气消毒。
高浓度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有漂白作用,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使用时注意安全。
二氧化氯消毒片
1.可用于物品表面擦拭消毒;
2.可用于空气消毒;
3.可用于污水消毒。
要活化后使用,现配现用。高浓度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有漂白作用,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使用时注意安全。
过氧乙酸
1.可用于地面和木质家具等耐腐蚀物品的表面消毒;
2.可用空气消毒。
高浓度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有漂白作用,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使用时注意安全。
划重点
02
常见消毒器械使用注意事项
常见消毒器械
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碗柜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和保养,可用于餐饮具的消毒。
筷子消毒机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和保养,用于筷子消毒。
高压静电循环风、紫外线循环风
一般可以在有人条件下进行空气消毒,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和保养,不能用于空气的终末消毒。
臭氧发生器消毒机
可用于空气、水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应在无人条件下使用,关闭门窗,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
紫外线消毒设备
使用时不能有人在场。对空气和直接照射到的物体表面均有消毒效果。紫外线光管需定时用无水乙醇擦拭,保持光管表面干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定期检测紫外线强度。注意:不是紫光灯!
划重点
03
如何消毒最有效?
广东疾控的流行病学专家们通过对污染环境开展检测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病家的环境中,可以从门把手、开关、遥控器、卫生间的口杯、马桶盖等地方检测到病毒核酸,此外,被污染的电梯也可能传播病毒。因此,可以定期对这些重点区域进行消毒。
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容易被喷嚏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进行消毒。
此外,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降低病毒污染、保持清洁,远离病毒的重要措施。
正确消毒、精准消毒
才能有效阻断传播,保持健康!
编辑|尹蓁责编|黎晓心
来源|广东疾控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