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用心开创未来阜外品牌扎根中原
TUhjnbcbe - 2024/10/29 13:51:00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http://www.znlvye.com/m/

在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美丽的郑东新区,一项省委省政府重大民生项目的落成,为郑东新区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重大民生项目就是省部共建的医院。

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是我省六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首个完全落地的项目,奇迹般地彰显了巨大的创造力,无数个创新技术在这里诞生,一个个难以医院的不断超越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这里——

河南首例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实施的人体心脏移植手术、华中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成功实施;

多项国家级专业医师培训在这里完成,以点带面,授之以渔,让更多的心血管领域医生把先进技术和诊疗理念带到基层,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通道;

中原亿万百姓足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缓解重大疾病远赴北上广“看病难”的问题;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全国设立的唯一分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顺利落地,重大科研项目开展有了支撑。

…………

仅在年,就有15项国内领先的标志性技术在河南“落地生根”、92名“国家级”专家在豫长期工作。在华中地区亿万百姓的心目中,医院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健康名片,深受人民的信赖和赞誉。

这些辉煌成绩的取得,是省政府高瞻远瞩、医院结出的累累硕果;是该院勇立潮头、只争朝夕、砥砺前行的责任担当;是医院总院长胡盛寿院士及全体医务人员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为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作出的具体贡献;更是奠定华中地区心血管领域在全国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

中原大地上的这个“国家级”医院,正破浪前行,引领我省心血管领域发展走向国际。

国家心血管区域医学中心矗立在美丽的象湖之滨

初心永固国际视野下的高端规划

成事在人!

作为一名蜚声国际的优秀心血管外科专家,一位高产的科学家,一个顶尖医疗机构极富远见的领导者,他站位高远,宏观谋划,以科学家的气魄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中国和世界的医疗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就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医院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教授。

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精心谋划、高端站位,才有了医院今天的辉煌。

他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抓改革、谋发展、补短板,精准对接新时代中原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以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落地为突破口,相继开展多项国际、国内标志性技术,推动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河南,不断增加中原百姓对先进医疗技术的获得感,“健康中原”的发展成效看得见摸得着,结出累累硕果。

接触胡盛寿的人都知道,他睿智平和、慧眼独具,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上,时刻保持着国际视野,始终瞄准的是未来的科技前沿。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室间隔缺损和心室动脉功能障碍的双动脉根部调转手术;完成中国首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国首例胸腔镜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将冠状动脉杂交血运重建技术引入中国,通过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的优整合,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获益。

在项目规划启动之始,胡盛寿院士就在思索,如何才能前沿规划,将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打造成独树一帜的国家心血管区域医学中心?他以国际视野,俯察各大医疗单位构造格局,结合中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果断将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综合考虑,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统筹调剂、功能互补、相融共长。这样医研融合、一体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举国罕见。

同时,胡盛寿院士从大众诊疗发展需要出发,创新性布局,医院在心血管专科基础上,增设肾病、呼吸、消化、内分泌、骨科、普外等13个相关临床学科,各学科相辅相成,实现“无诊疗盲区,无技术短板”。这种站位前沿推动学科专业细化,能够为患者提供院前预防、院中诊治、院后康复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的模式,被国内众多同行专家赞不绝口,称之为“阜外华中模式”。

如何实现真正的优质医疗下沉基层?他提出了“同质化”发展的理念。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医院管理、技术开展、发展医院实现“同质化”。医院雄厚的人才、国际先进诊疗技术直接落地河南,“阜外”品牌在中原大地扎下坚实的根基。

雁队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中迎风健飞,头雁发挥了巨大作用。

胡盛寿院士就是“领头雁”!

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是医院的第一个民生健康项目;作为总院长,在项目筹建阶段,胡盛寿委派医院原党委书记曲永忠牵头指导规划设计,设计方案历经次修改完善。在项目建设关键期,胡盛寿带领51名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先后分两次亲临现场“把脉会诊”,进一步优化功能、流程设计,为项目筹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医院新技术的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申报,都离不开胡盛寿院士的悉心关怀,离不开医院专家团队的倾心帮扶。为保证河南患者足不出省可享国家级专家诊治,在胡盛寿院士的带领下,医院杨跃进教授、荆志成教授、潘湘斌教授、李守军教授、李立环教授、唐熠达教授、党爱民教授、黄洁教授、方丕华教授、张健教授、张浩教授、杨艳敏教授、宋云虎教授、闫军教授、钱向阳教授、张海涛教授、纪宏文教授、黑飞龙教授、张戈军教授、刘盛教授等92位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先后从北京来到河南,定时、长期在医院工作,实现了北京阜外专家坐诊、查房、手术、会诊和讲课的常态化。

国内顶级专家的到来,打开了我省心血管领域创新突破的大门……

年5月24日10时21分,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心脏”被轻轻放入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龚先生胸腔内。在胡盛寿院士的精准操作下,缝针和缝线仿佛有了“灵性”,精准地来回穿梭,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手术助手程兆云教授也是眼疾手快,密切配合,把心外科大专家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术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稳,恢复平顺,痊愈出院,患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这就是由胡盛寿院士亲自主刀实施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华中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这项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领先技术,为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生命奇迹。

胡盛寿院士(左二)主刀实施心脏移植手术

此前的年4月28日,也是在医院,胡盛寿院士带领多学科专家,为一名26岁心力衰竭、循环崩溃的心脏病患者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从开胸到心脏复跳,用时仅2小时零7分钟!这是河南首例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实施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患者平稳恢复,现在体质已如常人,重新回归到家庭、社会之中。

不到一月时间,先后成功开展心脏移植术和人工心脏植入术,医院两次登顶心脏外科技术珠峰。胡盛寿院士自豪地宣布:“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人工心脏的使用,都标志着医院在心血管治疗技术领域方面走在了国际前沿、走在了国内前列。”

在年10月举办的华中心血管病大会上,医院总院长胡盛寿院士回顾了十年来中国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分析领域变化趋势,并对下一个十年,该领域发展做出展望。他提出,我国心血管外科“大有可为”,创新外科技术发展,培养高素质心血管外科医师,是中国心血管外科长远发展的生存之本。

各行各业,科技创新永远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胡盛寿院士带领的团队,不仅在技术上创新,科研上也取得重大突破。在胡盛寿院士的关心、支持、推动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落地河南,成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全国设立的唯一分中心。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先后落户在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

年,他带领的专家团队参与了4项国家重大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专项、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省部共建)、省卫生计生科技英才海外研修工程项目(“”)等科研立项14项,获得省科技厅成果奖、省卫健委成果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等成果奖励14项,发表SCI论文27篇、中华系列核心期刊论文21篇。

目前,医院发展呈现出学科专业设置完备,临床业务运行平稳,科技创新加快突破,科研教学稳步提升,品牌影响不断扩大的良好局面。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医院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为健康中原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砥砺奋进心血管学科领航中原

单一的技术突破已难能可贵,但是在这里,在我省心血管领域,一系列技术创新、一次次零的开拓破冰前行,可谓成果辉煌。

医院心内科、心外科率先在全省独立成功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经股动脉Impella2.5置入术、全动脉化搭桥技术、经导管肺动脉带瓣支架植入术(PP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I)等,这些国内为数不多的先进手术技术,都离不开两位学科带头人的身影和创造。

一位是医院副院长高传玉教授,首批“中国好医生”河南唯一上榜医生。

一位是医院副院长程兆云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第六届“金刀奖”获得者。

他们是我省心血管病领域的领军人物,开创了我省该领域多项技术先河。医院心内科、心外科的青年医生,到心内科、心外科主任,再到“国字号”的医院的副院长,两人携手共进、一路走来,用创新精神不断创造着奇迹,用奇迹印证着大医的光辉,把我省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地位一步步推向顶峰。

年从澳大利亚学成归国的高传玉教授与相关专家通力合作,在河南首次独立成功实施心脏介入治疗手术,结束了河南医学界不能自主开展心脏介入治疗手术的历史;年,心内科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年,程兆云教授学成回国,率先在河南省成功独立开展了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实现了河南省搭桥手术“零”的突破,使河南成为全国有能力开展这一手术的极少数省份之一。年,心外科也同时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他所在的心外科,医院中最早设立、最早开展心脏手术的心脏大血管专科。自组建以来,该科一直是全省心血管外科领域的龙头和标杆。

心内科、心外科两驾马车并驾齐驱,齐头并进!

年12月16日,医院心内科、心外科整体搬迁至医院后,河南省的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心内科亚专业由3个增至10个;年门诊和出院人次分别提高.7%、.6%;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保持在99%以上;死亡率在0.1%以下;多腔起搏器及复杂心律失常的手术成功率均达95%以上,围手术期并发症约1%,无1例出现死亡;复杂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例数连续多年全省第一。

一个个耀眼数字的背后,是整个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

前不久,一位70岁老人心脏冠状动脉出现弥漫性梗塞,三根主要血管狭窄均超过90%!严重的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大面积缺血,是高传玉教授等专家,成功为老人实施全省首例“经股动脉Impella2.5置入”手术。该技术拓宽了心脏手术的适用范围,为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手术机会,标志着河南省心脏介入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高传玉教授带领张静、李牧蔚、陈岩、杨宏辉、闫继锋、刘煜昊、王山岭、王现青、刘伟利、邵芳、原芳、赵秋平等专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同行赞叹的国际、国内领先技术:标准冠状动脉支架术,国内领先;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国际先进;急诊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国内领先;经肱动脉、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国际先进;多支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国际先进;冠状动脉旋磨旋切术,国内领先……这些冠心病介入技术的开展,使我省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水平走在了国内前列。

近年来,心内科共开展新技术新业务21项,获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篇,获得中华科技奖1项,国家科技奖1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并蒂双蕊共芬芳。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半边天,程兆云不仅手术做得好,还是一位手绘专业示意图“大师”,18年来,他先后为多名冠心病患者手绘心脏冠状动脉和病变示意图,让患者明明白白地清楚手术的过程和方式,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在国际上,多数心脏外科医生做的搭桥手术平均搭桥3.1根。在程兆云教授团队的手术记录里,给很多患者搭桥都是4-6根。

程兆云教授不但自己在医学事业上勇攀高峰,他还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培养有潜力的青年医师。心外科团队范太兵、彭帮田、李群、张国报、谢周良、赵子牛、翟水亭、张志东等一大批实力超强的专家脱颖而出,在河南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域和衷共济、独领风骚。

自年起,中国心脏外科白皮书和中国心外科注册登记研究(CCSR)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心外科团队全年手术量连续多年位居河南第一,全国前十,质量控制全国第三。

现在的“华中阜外”,英才济济,硕果累累。冠心病外科,心脏冠脉搭桥的技术标准全省第一;瓣膜病外科,常规开展的胸骨旁微创小切口、胸腔镜辅助及全胸腔镜下瓣膜成形/置换术均代表了我省该领域的最新成就;河南省儿童心脏中心不仅先心病微创治疗、胎儿先心病治疗等新技术方面处于国内引领地位,而且在小年龄、低体重、复杂先心病救治方面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年先心病手术量突破余例,全国前五;大血管外科,年完成各类大血管疾病外科及杂交手术数量保持省内第一、国内前列;心律失常外科,成熟开展各类术式射频消融手术,手术量居河南首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高传玉、程兆云两位学者带领的团队的孜孜以求、精心学问密不可分!为解决基层医疗条件落后、高端技术开展困难等问题,他们积极谋划,寻找对策,始终不忘身上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高传玉教授、程兆云教授通过互联智能平台进行手术指导和远程会诊

心系百姓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基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作为省部共建项目,作为华中地区技术实力最强的心血管病区域医学中心,医院建院之初,就担负着提升河南省乃至整个华中地区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艰巨任务。

医院以自身优势带动基层发展。

年12月15日,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依托医院成立,旨在通过建立胸痛中心网络,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快速提升胸痛疾病的诊疗和防治能力。

年4月22日,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河南中心在医院成立。

年10月15日,来自全国各省份的近百名基层骨干医师汇聚郑州,进行为期五天的“国家级”培训——这就是该院承担的第3期“雄鹰计划”,为全国培养了余名基层高血压骨干“雄鹰”。

年8月17日,“培伴”心律失常(国际)教育学院·华中基地在医院揭牌。

为更好地服务基层,医院打造了我省首个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网络,使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比例由40%提高到76%。并先后成立河南省心血管专科联盟(成员家)、河南省胸痛中心联盟(成员家)等。连续举办多期远程会诊,强化与基层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促进和带动基层医疗技术提升。事实证明,无论是服务基层,还是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引领带动等诸多方面,医院紧跟医改步伐,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的“华中阜外”品牌已经享誉全国。作为我国中部心血管领域发展的引领者,医院必将在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在新医改的进程中、在推动国家级优质医疗科技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百姓等诸多方面,高歌猛进,唱响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旋律。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心开创未来阜外品牌扎根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