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药理小课堂七解热镇痛药物
TUhjnbcbe - 2024/12/31 8:57:00
擅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一.解热镇痛抗炎药,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绝大多数还具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阿司匹林是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药,故也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

二.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分类

1.水杨酸类2.苯胺类3.吡唑酮类

4.其它有机酸类5.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三.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四.基本作用

1.解热作用:

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但对正常人的体温无影响

2.镇痛作用:

特点:①中等程度镇痛

②镇痛不产生欣快感,无成瘾性

③镇痛作用的部位在外周

3.抗炎作用:

抑制炎症介质PG的合成,缓解症状,减轻炎症时

的红肿热痛。

五.不良反应

1作用于COX-2,产生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作用于COX-1,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A胃肠刺激

B.抗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C.阿司匹林哮喘

1,水杨酸类药物

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感冒发热,痛经关节痛等

2.消炎抗风湿作用: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3.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环加氧酶(PG合成酶),减少血栓栓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4.其他:降低结肠癌风险等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呕吐,恶心等,可致溃疡

2凝血障碍:延长出血时间,可用维生素K预防

3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导致白三烯增加引起

4水杨酸反应:头痛,眩晕,可惊厥,大剂量产生

5瑞夷综合症:肝损害和脑病,多发儿童和青少年

2,苯胺类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解热强,镇痛弱,作用缓和而持久

2.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3.临床主要用于感冒发热,中度以下疼痛

4.不良反应少

3,吡唑酮类药物

保泰松,氨基比林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解热镇痛作用弱,抗风湿作用强

保泰松可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盐类的重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良反应多且严重

4,有机酸类药物

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

药理作用特点:

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很强

不良反应多且强,仅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的病例。

①胃肠道反应严重,可致溃痛或穿孔

②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致精神异常

③抑制造血系统,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④过敏反应,易致阿斯匹林哮喘

灭酸类:双氯芬酸,甲芬那酸

药理作用特点: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

丙酸类:布洛芬

药理作用特点:

血浆蛋白结合率99%,胃肠反应较轻,易耐受

昔康类:吡咯昔康

药理作用特点:

半衰期长,用药剂量小

本章复习归纳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种类;解热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

下一章:呼吸系统药物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蔷薇药理与您共同成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药理小课堂七解热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