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长在玉米上的黑色瘤子,外形丑陋,外国人却
TUhjnbcbe - 2025/1/15 17:04:00

整点科普

种过玉米的人会发现,一些玉米上会长出黑色的“瘤状物”,外形奇丑无比,用手摸一下还会掉色,令人直犯恶心。

不知内情的人会认为这是玉米“癌变”的表现,索性将其摘掉,所以收成之后,田里四处都是这些零散的“毒瘤”。

然而,这些外形丑陋的“毒瘤”如今身价暴涨,在国外更被誉为“黑松露”,价格堪比黄金,甚至是有市无价,一根难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长在玉米上的“毒瘤”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长的?

玉米上的黑色瘤状物,学名叫“乌米”,它并非毒物,而是一种真菌,通常长在高粱、玉米、黍子等身上。

玉米身上的乌米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玉米黑粉菌也被称为玉蜀黍黑粉菌,会导致玉米出现病害,叫玉米黑穗病。

玉米黑粉菌孢子呈近球形或椭圆形,用显微镜看表面有微小的刺,呈现淡褐色。

玉米被携带的黑粉真菌地昆虫附着后,宿主幼苗遭到入侵,叶片、节、雄雌穗等幼嫩分生组织迅速被感染,同时分泌出类似生长素的化学物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导致穗期的玉米出现颗粒膨胀的现象,随后长成肿瘤状的瘿,里面是黑粉,所以手一模就会掉色。

瘿和动物的良性肿瘤类似,是由寄生虫、病毒、真菌或细菌引起的肿胀生长物。

玉米植株一般是多处生瘤或一处多瘤,不同部位的病瘤大小也不同,叶片和叶鞘上的病瘤通常比较小,而茎节、果穗上的黑瘤可以长到鸡蛋或拳头那么大。

一旦玉米上长了乌米,这块地里的玉米便会年年都长乌米,因为乌米里的病原真菌能够繁殖成没有休眠期的冬孢子。

人们在采摘的过程中会将乌米随意扔在田里,冬孢子也随之进入地表、土壤或是粪肥中,在合适的条件下再度生长,附着在新的玉米上,周而复始。

很多农民不知其中原理,因而头疼不已,这些黑瘤子的外形令人不适,就像毒物一样。但实际上,乌米不仅无毒,还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

我国农民不敢吃,随意扔在地上的“毒瘤”,在国外却当成顶级美食,一斤价值几百元。

为什么玉米上的“毒瘤”在国外会被誉为“黑松露”?

在墨西哥,乌米被称为玉米蘑菇,其它国家的人则称之为“墨西哥黑松露”,价格堪比黄金。

墨西哥人很喜欢吃玉米,他们在公元前就有食用玉米黑粉菌的习惯,所以当地的农贸市场上会经常见到乌米的身影。

它作为一种馅料被加在玉米饼、玉米粉蒸肉、炖菜、汤和墨西哥卷饼中,也会被做成各种食物,甚至会被生吃。

乌米包含了菌类的鲜香和谷物香气,富含蛋白质、赖氨酸、真菌多糖及膳食纤维等活性多糖和各种维生素等,经常吃对肠胃蠕动有好处,中医典籍中也记载黑粉菌具有安神滋补的功效。

研究发现,乌米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比例符合WHO给出理想标准,赖氨酸含量高达6.3%~7.3%。

其中,钾元素达到mg/kg,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碳水化物的代谢,硒含量达到0.23mg/kg,具有调节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科研人员还发现,乌米能毒杀白血病细胞的肉桂酰苯乙胺化合物,其中一种酪胺可以治疗Ⅱ型糖尿病。

除了直接食用,乌米的经济价值也很大,黑粉菌用作生产黑粉菌酸的糖脂混合物,能抗真菌和细菌,具有抗生素的活性,也能用作生产吲哚乙酸的异生长素,能刺激高等植物生长。

我国市面上售卖的乌米价格一斤50-60元,在国外价格高达几百元一斤,身价完全不输黑松露。

玉米上长“毒瘤”,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乌米虽然很贵,但玉米上长乌米确实一件令农民十分头疼的事情。

我国东北地区年之前就存在这种现象,并迅速蔓延到各地,西南丘陵山地及西北地区情况尤为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玉米上长1个病瘤,会减产30.9%,长3个以上则减产81.2%;茎部长乌米平均减产20%,果穗以下长则减产40%,果穗上下都长则减产60%,果穗上长乌米则直接减产80%。

因为玉米上长“毒瘤”,年全国玉米年产量减少了3.25亿千克,年我国玉米地发病的面积为万hm,造成约3万hm玉米地绝收,这在急需粮食的年代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美国也因此备受困扰,不仅玉米地减产10%,收割玉米的设备还因此遭到损害,所以不惜投入数百万美元研发新的玉米品种。

在粮食产量方面,玉米上长乌米实在算不上一件好事。

不过,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种植玉米的利润1颗仅有几美分,但长乌米的玉米每颗的利润高达80美分。

所以,美国农业部在佛罗里达州等州指导农民进行玉米黑粉菌的栽培和生产。当然,正常食用的玉米产量还是必须要有保证的。

我国米黑粉菌的种植和生产还在探索和起步阶段,随着农药的使用以及品种的抗病害能力提高,正常的玉米中的乌米数量很少,所以价格也比较贵。

玉米上长乌米虽然是一种病害,但若是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也能从另一种层面减少农民的损失,甚至提高农民的收入。如果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利润空间是非常大的。

对此,你怎么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在玉米上的黑色瘤子,外形丑陋,外国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