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做好消毒和防护成为个人和家庭的必备技能,但是如何正确的消毒,网上有很多流行的方法并不合理,有的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或形成安全隐患。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如何正确的进行消毒
1
消毒产品如何选择?
有效:医用酒精。75%浓度的效果最佳。不要把酒精直接喷洒在身体上,防止酒精过敏。使用酒精消毒时,注意明火,防止火灾。
有效:含氯消毒剂。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都属于含氯消毒剂,直接稀释后装在塑料容器里就可以在家进行消毒杀菌。
有效: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这三类是代表物质。一定要在稀释后使用。
有效:紫外线消毒。强度足够的紫外线可以杀灭病毒,但操作时请注意安全。不要在紫外线灯投照期间进入现场,以免眼睛和皮肤受伤;紫外线照射也可产生臭氧,消毒后需要适当通风,散去臭氧。另外,紫外线消毒会存在死角,可选择多灯管的产品,以减少死角。
有效:加热。对于耐热物品,比如餐具、玩具、奶瓶等小物件,煮沸超过30分钟或蒸汽蒸5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无效:酚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医院及家庭中常用的一些抗菌/消毒溶液对冠状病毒无效,包括氯二甲酚、苯扎氯铵,以及西曲溴铵/氯己定。
2
使用酒精消毒请注意!
不可将酒精用于大面积喷洒,环境物表消毒。如楼道、会议室、办公室等都不可以用酒精喷洒消毒。
不建议使用酒精对衣物进行喷洒消毒,如果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燃烧。
要谨慎储存酒精,远离火源,不要放置在儿童易于触及的场所。
在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保证通风,并且需要远离高温物体,千万不能与明火接触。比如在喷洒高浓度酒精后,均不能进行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行为。
在使用酒精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使用,给电器表面和灶台消毒时,应先关闭电源和火源,待电器和灶台冷却后再用酒精擦拭,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
使用酒精消毒时严禁吸烟。
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品,空气中乙醇浓度超过3%即可发生火灾。在大量使用酒精时,酒精挥发使室内空气中乙醇浓度增加,比直接点燃酒精更危险。
3
使用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请注意!
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的消毒效果受消毒液浓度、消毒方式及消毒时间影响。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依据实际用途配制相应的浓度。
做好个体防护。配制时会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要在通风良好的场所。配制和使用均建议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消毒后及时进行手卫生。如不慎落入口、眼应首先用大量净水冲洗,然后及时送医就诊。
切忌混合使用。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不能跟醋、洗涤剂和某些酸性消毒液(如洁厕灵)混合使用,如洁厕灵含有盐酸,与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混合会产生化学反应,释放氯气。氯气是一种刺激并损伤呼吸道的气体,大量吸入可使人咳嗽、呼吸困难、甚至头晕。尤其在厕所等狭小且通风不好的空间内,达到一定浓度,导致人员中毒,轻者可能引起咳嗽、胸闷等,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可引起“电击样”死亡!
经常开窗通风。因为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具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建议居室使用时要注意开窗通风。
有机物影响消毒效果。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易受有机物(如血液、体液等)影响降低消毒效果,如物体表面有有机物存在,应清洗后消毒。
配制及保存。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不稳定,易挥发,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应现用现配,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
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不宜用于铁制品、金属制品消毒。稀释后的84消毒液等含氯制剂可用于净衣漂白,但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表面、彩色织物时有褪色作用,使用前应先在隐蔽处试用。
4
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泡腾片请注意!
适用于饮用水消毒;物体表面,容器具,水果蔬菜,织物等消毒,瓜果蔬菜消毒后,用饮用水冲洗干净。
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现用现配,,本品易潮解失效,药片暴露后,必须及时使用。
使用在不同物品消毒时,一定要看清楚使用方法中不同类别物品的配置比例,将本品按比例直接投入水中,溶解后使用。
5
使用过氧化氢消毒请注意!
不得口服,应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慎用。
避免与碱性及氧化性物质混合。
避光、避热,置于常温下保存。
不得用手触摸。
6
使用过氧乙酸消毒请注意!
一般不推荐家庭使用。
不可用于地面消毒。过氧乙酸对大理石和水磨石等材料地面有明显损坏作用,切忌用其水溶液擦拭地面。
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配制消毒液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