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家进行疫情防护时,常常会用浓度75%的酒精(乙醇)对家具等物件消毒,但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现在大家大量储存、使用,一定要注意其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和中毒现象。那么,消毒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消毒剂的危险性
1.易燃、易爆:如75%酒精、含乙醇的速干手消毒剂,遇明火可燃烧;过氧乙酸遇火或受热、受震都可起爆。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2.腐蚀性:84消毒液、次氯酸等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消毒液均具有腐蚀性,可腐蚀金属、橡胶、衣物等。
3.漂白性:可使纺织物褪色。例如84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过氧化物消毒剂,严格按照使用浓度配置。
4.对人体粘膜有损伤性:例如:84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过氧化物消毒剂,使用时注意保护呼吸道及眼部粘膜不受损伤。
二、消毒剂中毒的紧急处理
1、大量吸入: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洗手和其他暴露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医院就诊。
2、皮肤: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及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要在医院就诊。
3、眼:溅入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医院就诊。
4、误服中毒:对成年人要立即口服不超过毫升的牛奶,可多次服用。也可服用生蛋清3-5个。一般不要催吐、洗胃。含碘消毒剂中毒可立即服用大量米汤、淀粉浆等。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者,医院就诊。
酒精局部喷洒浓度过大,遇明火发生燃烧风险,不光明火,如果喷洒浓度达到3%,衣服静电就能爆炸。
小编提醒:
请不要往身上喷洒酒精,
吸烟人群远离酒精,
家家都买了酒精不等于家家都会正确使用,
使用不当,极易引发高层大火,
最后切记
不要往身上喷酒精!
不要往身上喷酒精!
来源:奈曼旗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