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常用的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1.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是无色透明弱酸性液体,易挥发,有很强的挥发性气味。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漂白性。过氧乙酸属于强效消毒剂,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
过氧乙酸适用范围:耐腐蚀物品消毒、环境、空气的消毒。
配制方法:过氧乙酸一般为二元包装,使用前按照产品说明将A液和B液混合,室温放置24-48h后使用,配制后的过氧乙酸原始浓度为16%-20%。
消毒方法:
①喷雾消毒法:使用气溶胶喷雾器,使用0.1%-0.5%的过氧乙酸溶液,以20ml/m3用量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为1h。
②浸泡消毒法:使用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消毒物品浸泡30min。
③擦拭消毒法:不能浸泡的物品可用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表面擦拭,作用时间为30min。
④喷洒消毒法:一般用于受到污染的表面,使用0.2%-0.4%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在待消毒表面,作用30-60min。
过氧乙酸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①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使用前应检测有效含量,当原始浓度低于12%时,应禁止使用。
②稀释液应现用现配,禁止长时间贮存。
③配制溶液时应避免接触碱性物质和有机物。
④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结束后应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⑤使用过氧乙酸时,谨防溅入眼睛和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2.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属于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无毒、的特点。过氧化氢杀菌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饮水和空气等消毒。
使用方法:
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去离子水将过氧化氢稀释成所需的浓度。
消毒方法:
①喷雾消毒法:用气溶胶器使用1.5%-3%的浓度,按20ml/m3的用量,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为1h。
②浸泡消毒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3%过氧化氢的溶液中,作用时间为30min。
③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不能浸泡的物品可采用擦拭法进行消毒,使用浓度为3%,作用时间为30min。
注意事项:
①过氧化氢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使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
②稀释液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③配制溶液时,应避免与还原剂、碱性物质、碘化物、高锰酸钾等接触。
④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⑤过氧化氢溶液配制和使用时应佩戴好防护镜和手套,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黏膜上,一旦溅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⑥消毒被血液、脓液污染的物品时,需要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3.臭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爆炸性气体。具有杀菌迅速,杀菌谱广,无残留等优点。但是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所以臭氧不能贮存,只能现用现生产。
适用范围:适用于饮用水、物品表面和空气消毒。
使用方法:
①水消毒时加臭氧量为0.5-1.5mg/L,水中臭氧浓度为0.1-0.5mg/L,维持5-10min。对于质量较差的水,加臭氧量可提高到3-6mg/L。
②空气消毒使用量为30mg/m3,作用时间为15-30min。
注意事项:
①温度、相对湿度、有机物、pH、水的浑浊度、水的色度等对臭氧消毒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②高浓度臭氧对人有毒害作用,工作场所允许浓度为1.0mg/m3。
③臭氧为强氧化剂,对多种物品有损害作用,浓度越高损害作用越严重。例如可使铜片出现锈斑,可使橡胶老化,可使织物变色等。
④臭氧对物品表面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是杀灭速度较慢。
4.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可制成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大。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均不稳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
配制方法:二氧化氯消毒液一般为二元包装,A液主要是亚氯酸钠,B液为活化剂,成分一般为柠檬酸,使用前将A液和B液混合生成二氧化氯,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使用方法:
①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常规使用浓度为-mg/L,作用时间为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消毒使用浓度为mg/L,作用时间为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消毒使用浓度为0mg/L,作用时间为30min。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进行消毒。消毒所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浸泡法相同。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mg/L二氧化氯溶液均匀喷洒,作用时间为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时间为60min。
注意事项:
①二氧化氯溶液配制时避免与碱性物质和有机物接触。
②二氧化氯对金属和织物有腐蚀作用,用二氧化氯消毒后应使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