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调查员李子干统计:电能表是供电企业与用电用户之间实现公平交易的法定计量器具,电能计量的准确程度牵涉到交易双方的权益和诚信,因此,电能表产品对产品质量要求与普通消费类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电能表在挂运行中如发生严重产品质量问题,将无法实现其准确计量用电数量的基本功能。所以,国家电公司等国内外客户对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极其严格,对电能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要求越加严厉,只有具有大批量电能表生产经验和具备合格质量控制保证的企业才会成为其合作伙伴。因此,对拟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构成了一定的质量壁垒。
本文地址:
2010年以来,也就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从长周期来看,人口、资本、技术和需求潜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靠制度变革、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来释放新的动力。从4月份央行向县域以下的农商行和农合行定向降准以来,降准范围不断扩大,同样,自从4月底铁路总公司把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从44个增加至648个,计划投资总额从年初的6300亿元提高到8000亿元以来,广东、贵州、四川、山西、黑龙江等省份的稳增长措施密集出台,财*投资的规模不断叠加。中央的微刺激经过地方*府的层层放大,已经演绎成泛刺激甚至强刺激。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出现明显下降,其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二是环境污染形成增长瓶颈。计划生育制度形成劳动人口增长出现断崖式下降,在劳动力供求方面,体现为整个制造业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大幅提高。以农民工工资为例,最近5年的年均增幅在812%以上。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结构的突发性老化,人口抚养比在2012~2013年也相应出现逆转,储蓄率见顶,2008年我国储蓄率达到53.2%,8其后逐步下降,到2013年降至50.2%。粗放型增长仰仗的两个核心要素同时出现供给下滑,是我国经济总量增速见顶的主要原因。此外,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从另一个侧面预示着增长的瓶颈。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要突破增长瓶颈,首先是通过教育投入来提升劳动力的素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测算,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拉动生产效率的能力不同,小学为43%,中学为108%,大学为300%。在工业化后期,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进入创新驱动阶段,智力贡献度将提高到60%~80%的水平,国际数据显示,国民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人均收入提高将近一倍。换句话说,在后工业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而不是低素质的劳动力。人力资源也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其次,是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以提高所有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具体来说,通过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减轻环境污染的压力;通过财税制度8的改革改善国民财富的分配,优化整个社会激励机制,同时,通过社保制度的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服务消费水平及居民整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释放需求潜力。8此外,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促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造,使得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引擎。从长周期来看,人口、资本、技术和需求潜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靠制度变革、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来释放新的动力,才能保障经济在转型之后的可持续增长。而目前的所有刺激基本都是靠资本增量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而过去5年的刺激经验表明,货币*策和财**策形成的增量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况且,刺激这味药存在下面两个副作用:第一,延缓过剩产能的出清,弱化前期紧货币产生的杠杆转移效应。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风险不在于债务率过高,而在于资源错配。因此,我国货币*策的调整8目标不是简单去杠杆,而是先给过剩产业去杠杆,然后再给新兴产业加杠杆,从制造业PMI的月度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目前过剩产业的去产能化尚未结束,此时扩8大铁公基的投入,只会延长其去杠杆及行业整合的过程,影响经济结构的调整效率。第二,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市场出清本来是花钱买机制、花钱买结构的过程,让一部分坏账作为清除僵尸企业、僵尸项目的代价,从而换来风险收益对称化的市场纪律和新血液流入新机体的结构优化,而刺激让这个过程变得漫长且增加了不确定性。从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成功转型经济体的实证数据来看,在制造业和GDP数据全面下滑的情形下,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信息、科技、商务、咨询等生产8性服务业和医疗、教育等社会性服务业出现快速增长,是转型期经济繁荣的主要标志,因此我们观测中国宏观经济的盛衰,不能只看制造业景气指标,非制造业景气状况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一年来,我国非制造业PMI指数始终在荣枯线上方运行,平均水平在54%~55%之间,其中住宿、批发、互联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8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的高景气区间。2013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达到46.1%,超过了制造业,2014年1~5月份,服8务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49%,从转型经济的先导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趋势来看,各项指标都处于上行通道。此外,1~5月份,我国新增就业人口600万人,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的60%,其中3、4、5月的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7%、5.15%、5.07%,持续下行。从制造业景气与服务业景气指标的背离,及就业指数和工业增加值、国民经济总量增长指标脱钩这两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的转型已在进行之中,其基本情形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就业不靠制造业,增长不看GDP。在上述环境下,无论什么样的刺激,其中长期后果都是弊大于利。根治中国经济的顽疾,改革是一味良药,而不是刺激。热点评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经济总量增速见顶;针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很多地反*府采取加大投资招商力度,刺激市场的做法,反而没能让当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货币*策和财**策形成的增量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边际效用递减。中国经济要实现新一轮的发展,要靠制度变革、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来释放新的动力,才能保障经济在转型之后的可持续增长。坚持改革、弱化并调整刺激*策,是现行经济发展应当做的头等大事。
为了预防暖气,请摆正姿势,学会喝水,以及时去除体内的干燥之气,保持体内的水分,度过一个水润的冬天。(晓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