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含哪些心血管疾病
TUhjnbcbe - 2020/11/10 17:00:00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18/6264539.html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ACS患者常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等症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如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并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分类

由于不同类型的ACS的治疗策略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可将ACS分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

其中,根据心肌损伤血清生物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cTn)]测定结果,NSTE-ACS又包括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见图1)。

图1ACS的分类和命名

病因

绝大多数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结果。

极少数ACS由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如动脉炎、外伤、夹层、血栓栓塞、先天异常、滥用可卡因,或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

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AMI。

部分患者在AMI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不典型表现有:牙痛、咽痛、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胸部针刺样痛或仅有呼吸困难。这些常见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或痴呆症患者。临床缺乏典型胸痛,特别当心电图正常或临界改变时,常易被忽略和延误治疗,应注意连续观察。大多数ACS患者无明显的体征。

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听诊可闻肺部啰音、心律不齐、心脏杂音、心音分裂、第三心音、心包摩擦音和奔马律。

检查

1.心肌损伤标志物

AMI时会出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且其增高水平与心肌梗死范围及预后明显相关。

①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肌钙蛋白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②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2.心电图

(1)STEMI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②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③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在背向梗死区的导联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NSTE-ACS

ST-T波动态变化是NSTE-ACS最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异常表现。症状发作时可记录到一过性ST段改变(常表现2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下移≥O.1mV),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性改变改善,或者发作时倒置T波是“伪正常化”,发作后恢复至原倒置状态更具有诊断意义,并提示有急性心肌缺血或严重冠脉疾病。初始心电图正常或临界改变,不能排除NSTE-ACS的可能性;患者出现症状时应再次记录心电图,且与无症状时或既往心电图对比,注意ST-T波的动态变化。

3.超声心动图

AMI及严重心肌缺血时可见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同时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

4.其他影像学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MRI等。

诊断

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存在下列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心肌梗死。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

(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

(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即新的ST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按心电图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STEMI和NSTEMI);

(3)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4)影像学证据显示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2.突发、未预料的心脏性死亡,涉及心脏停跳,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推测为新的ST段抬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或尸体检验显示新鲜血栓的证据,死亡发生在可取得血标本之前,或心脏生物标志物在血中出现之前。

3.在基线肌钙蛋白正常、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的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定为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其中包括1种已经证实的支架血栓形成相关的亚型。

4.基线肌钙蛋白值正常、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将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并发生新的病理性Q波或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新移植的或自身的冠状动脉闭塞,或有心肌活力丧失的影像学证据,定为与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5.有AMI的病理学发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疾病

胡大一

医院心研所所长

中国心脏联盟主席

讲什么是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什么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含哪些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