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授权,临研圈整理后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童鞋们如果在阅读中对任何环节有疑问,欢迎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后留言,小编会及时和机构跟进QA,协助大家解决疑问!GCP展示目录一、医院简介
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简介
三、GCP专业信息展示
呼吸内科专业
消化内科专业
心血管内科专业
血液内科专业
肾病学专业
内分泌专业
免疫学专业
神经外科专业
妇科专业
小儿科(新生儿专业、小儿呼吸专业)
肿瘤专业
麻醉专业
重症医学专业
四、临床试验送审文件清单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送审文件清单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资料
一、医院简介
医院简介医院建于年,是甘肃省*府所属的集医疗、科研、教学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医院,全国医院。除本部外,有西院区、红古分院和新区分院三个分院。医院核定床位张(其中本部张,西院区张,红古分院张),现开放床位张。职工余人,高级职称人员人,享受*府特殊津贴专家15名、甘肃省优秀专家8名,甘肃省领*人才1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千余名。医院有业务科室87个,其中临床科室68个,医技科室19个。有内分泌、护理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甘肃省普外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口腔临床医学中心2个医学中心,有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34个、重点专业11个,有普外、临床检验、麻醉、血液透析、院内感染、合理用药、心血管外科、神经介入、护理、全科医学、内分泌(糖尿病)、消*供应等12个甘肃省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拥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EDGE靶向放射外科肿瘤治疗系统(速锋刀)、CT影像引导高能直线加速器肿瘤治疗系统、外科术中放射手术治疗系统、PET/CT、SPECT/CT、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骨科手术机器人等一大批国际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正在配置中的肿瘤诊断设备PET/MR,配备有国内一流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和国际最先进的消*供应中心、重症监护室。拥有覆医院和部分乡镇卫生院的甘肃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国家肿瘤学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落户我院,国家卫生健康委胃肠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一类A级核辐射救治基地、甘肃化学中*救治基地、甘肃省外科肿瘤分子诊断与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内分泌代谢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大型生物样本库及生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甘肃省老年医学研究所、甘肃省干部体检中心、医院、甘肃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均设在我院。同时,我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甘肃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也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医院是兰州大学人民临床医学院、兰州大医院、甘肃中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医院、江苏大学甘肃临床医学院,也是宁医院,还承担了甘肃医学院、河西学院等院校的教学任务,是“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在科研方面,医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6项,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医院先后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TAMPA总医院、医院、以色列西勒雅法医学中心等多个国外医疗机构逐步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医院、医院医院、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加大选派中青年业务骨干赴国外、境外研修深造,每年有近百人次赴丹麦、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培训学习和交流。医院,医院,医院始终把发挥社会公益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医院的一切工作中,始终坚持“医院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始终坚持公益性第一的服务职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把这医院工作的全过程,医院的每一个医疗环节中,渗透于每一位医务人员的行为中。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治工作先进单位”、“医院管理团队”、“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甘肃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医院”、“医院质量管理(医疗)卓越奖”、“医院”等荣誉称号。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简介
机构简介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于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资格认定书,同时被批准的有3个机构专业,年,在医院领导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体系进行了重建,于年成功备案14个专业,分别为:心血管内科专业、免疫学专业、呼吸内科专业、肿瘤科、血液内科专业、妇科专业、肾病学专业、内分泌专业、神经外科专业、消化内科专业、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小儿呼吸专业、新生儿专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由院长担任,设立独立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机构办公室有专职人员5人,包括办公室主任、秘书、GCP质控员、资料管理员、GCP药师等岗位,全面负责各类临床试验项目的管理。机构总面积m2,设有GCP药房、监查室、办公室、伦理办公室、机构资料室、质控会议室等功能区。为严格按照GCP的要求进行临床试验,我院对承担新药临床研究任务从方案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研究总结等各个阶段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监督和协调管理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年机构引入《WeTrial-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临床试验从立项、伦理申请、伦理审查到结题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自机构成立以来,医院坚持分批选送研究骨干参加国家级、省级GCP培训,至今通过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的人员达余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逐步形成了规范、合理的组织框架,逐步建立了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试验药物管理体系、资料管理体系,医院实际,形成了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用以保证每一项临床试验项目能够规范地进行。机构概况1机构办基础信息2伦理委员会基础信息3财务信息三、GCP专业信息展示
1呼吸内科专业专业负责人
刘华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甘肃省卫计委领*人才,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全国肺康复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哮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高原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甘肃省结核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甘肃省职业病防治协会理事。熟练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诊治,熟悉电子支气管镜操作和各种呼吸机通气模式的临床应用。开展内科胸腔镜下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治、胸膜粘连松解术、胸膜固定术、肺外周结节活检术及无痛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支气管热成形术、肺恶性肿瘤的粒子植入术等呼吸介入治疗技术。《国际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主持完成省级课题8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其中3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研究团队
呼吸科核定床位55张,医师17人,护士23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四人,其中两个博士在读,硕士11人。科室设有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和6个专病门诊(慢阻肺、成人哮喘、肺小结节与肺癌、肺间质性疾病、戒烟和肺部感染)。目前科室设置有7个亚专业学组:1、哮喘学组;2、肺栓塞与肺血管学组;3、呼吸危重症与呼吸治疗学组;4、间质性肺疾病与职业性肺疾病学组;5、肺癌与介入呼吸病学组;6、感染/结核学组;7、慢阻肺学组。成立了肺间质性疾病及肺部感染及肺癌3个MDT专家团队。
病源病种情况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加重,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重症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非危重),肺下叶恶性肿瘤,肺上叶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哮喘(危重),支气管扩张伴感染,肺结核,痰培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病理(+),肺脓肿,急性支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病理(+),肺炎支原体性肺炎,肺栓塞。
2消化内科专业专业负责人
马欣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现任甘肃省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甘肃省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中西医结合协作组成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消化专项基金IBD规范诊疗质控管理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甘肃省执业药师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委员、医院支社主委。曾获兰大医学院“先进教学工作者”称号;“医院优秀共产*员”称号。从事内科及消化内科临床工作与研究已30余年,不仅擅长于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而且在处理危重疑难病症,特别是在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治及内镜下早期胃癌的诊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并参加了多项科研工作,参与2项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地区项目,并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先后发表SCI及CSCD等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2项科研通过省科委鉴定,达省内领先水平。
研究团队
消化科核定床位35张,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分别担任甘肃省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及甘肃省感染病控制中心委员等职;另有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博士2名,硕士6名。
病源病种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伴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食管静脉曲张伴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药物性肝损害、慢性乙型病*性肝炎活动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衰竭、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胆总管结石、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酒精性肝病、胃息肉、结肠息肉、慢性丙型病*性肝炎活动期、食管贲门粘膜裂症、肝性脑病、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肠道感染。
3心血管内科专业专业负责人
谢萍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国家公派留学回国人员,从年以来,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学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卫计委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主任,国家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主任,甘肃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脏重症分会甘肃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学会常务委员、甘肃联盟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作为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疑难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冠心病的介入诊疗手术、尤其擅长心律失常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7-8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Caritas医院和汉堡大学StGeorg医院的心导管室和电生理室作访问学者1年。科研方面长期从事有关心血管疾病发生机制及其药物防治课题的研究,其成果先后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50余篇,其中SCI4篇,第1作者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0篇,主持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鉴定课题6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研究团队
科室床位55张,专业研究团队现有医生16人,其中主任医生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其中8人次任全国学会委员,9人次任省级医学会主任或候任主任委员,硕士以上学历者占90%以上。
病源病种情况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高血压病(III级极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窦综合征、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房性早搏、陈旧性心肌梗死、劳力性心绞痛、室性早搏、扩张型心肌病、房间隔缺损、缺血性心肌病、冠状动脉肌桥、预激综合征、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阵发性心房纤颤、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随诊检查、急性心肌梗死、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X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卵圆孔未闭、冠状动脉狭窄、肺栓塞、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动脉导管未闭、心脏扩大、心脏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梗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病、窦性心动过缓、更换心脏起搏器脉冲发生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疑冠心病观察、II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II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房室传导阻滞、心包积液、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塞、室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扑动、心力衰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急性侧壁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功能IV级、心脏起搏器植入感染、右室心肌病、主动脉夹层、病*性心肌炎、肥厚性(非)梗阻性心肌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先天性心脏病(复杂性)、心肌炎、中央型房间隔缺损(卵圆孔型)、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变异型心绞痛。
4血液内科专业专业负责人
张启科
主任医师、科室主任
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带头人,兰州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从事血液病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6年。担任本专业多项重要社会兼职,曾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第八届青年委员,现担任中华医学会甘肃省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血液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会全国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会白血病组委员、甘肃省整合医学会血液学会常委甘肃省整合医学学会委员、甘肃省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会委员、甘肃省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研究团队
科室床位35张,专业研究团队有医师人数13人,护士人数12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博士1名,硕士10名。
病源病种情况
不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粒细胞缺乏、凝血功能异常、血友病、过敏性紫癜。
5肾病学专业专业负责人
马志刚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甘肃省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带头人,94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04年博士毕业于第一*医大学,从事肾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5年。担任本专业多项重要社会兼职,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现担任甘肃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主任、甘肃省医师协会血管通路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甘肃省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康复专委会第一届常委、医院肾脏病分会委员、医院血液透析分会委员、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CKDMBD学组委员、医院协会肾脏病专委会腹膜透析组委员、医院协会肾脏病专委会糖尿病肾病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血液净化专委会西北分会暨质控联盟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肾脏病防治分会委员、甘肃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带头人。
研究团队
科室床位25张,现有医护人员54人,其中医师16人,护士38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4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4人。近年来,学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医院进行学术交流。是甘肃省省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也是甘肃省血液净化质控中心。
病源病种情况
急性肾损伤(AKI)、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CKD)、IgA肾病、肾病综合征、ANCA相关肾炎、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过敏性紫癜肾炎、慢性肾炎。
6内分泌专业专业负责人
郭茜
主任医师、科室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内分泌糖尿病科副主任,干部病房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甘肃省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代谢疾病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肾学组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全科医学学会副主委、甘肃省睡眠医师协会理事、甘肃省营养学会代谢性疾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甘肃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医师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甘肃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甘肃省内分泌(糖尿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甘肃省卫生厅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甘肃省卫生厅领*人才、甘肃省医德医风建设先进个人、全国基层临床学术骨干计划(涉思计划)。从事内分泌糖尿病专业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在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人主持参与、完成、重大科研项目14项,其中获卫生部科技术进步三等奖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卫生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1本。
研究团队
科室床位74张,研究团队有医师29人,护士24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0名、住院医师11名;博士8名,硕士19名。
病源病种情况
糖尿病,低血糖症,血脂异常,肥胖症,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高尿酸血症,痛风,骨质疏松症,垂体瘤,肢端肥大症,矮小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尿崩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库欣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继发性高血压。
7免疫学专业专业负责人
周淑红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医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第十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副会长。在临床内科工作二十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免疫性和代谢性疾病肾脏损害包括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痛风等。在此期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国家级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4篇;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卫生厅行业项目等10余项,其中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甘肃省医学进步奖一等奖2项,甘肃省医学进步奖二等奖5项,甘肃省医学进步奖三等奖2项。目前在研课题3项。
研究团队
科室床位17张,研究团队有医师8人,护士6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7名,其中,医学博士1名,医学硕士8名,所有医医院医院进修。
病源病种情况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
感染所致风湿性综合征、伴有风湿性疾病的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肿瘤引起的骨关节病变、神经血管疾病、伴有骨及软骨病变的风湿病、关节外风湿病。
8神经外科专业专业负责人
柴尔青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甘肃省神经介入质控中心主任,甘肃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第二届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先后在意大利佛罗伦萨Careggi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医院神经外科、美国南佛罗里医院进修学习。主持科研7项,在研1项、核心期刊发表文章8篇,SCI论文4篇。先后获得甘肃省卫生厅与共青团甘肃省委8-9年度全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项目优秀个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工程防治委员会年度“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年8月“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卫计委年1月“第三届甘肃医师奖”等荣誉。
研究团队
?目前有医师12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2名,90%以上为硕士研究生学历,配备床位38张(其中重症监护床位9张),年住院人次0余人,完成手术1余台,其中介入手术(包含脑血管造影术)余台,开刀手术余台。
病源病种情况
脑出血、脑梗死、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
9妇科专业专业负责人
刘会玲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医院西院区副院长、妇产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曾先医院、医院、上海医院、医院学习,参与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疑难危重病人处理能力,熟练掌握妇产科疾病的诊治,擅长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尤其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方面达省内领先水平,在妇科内分泌方面亦具有较高的造诣。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及省级科研4项,获甘肃省医学科技奖2项。
研究团队
科室拥有2个病区,床位张,研究团队有医师人数24人,护士人数29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8名;博士3名,硕士19名。
病源病种情况
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宫颈疾病及阴道镜、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普通妇科。
10小儿科专业(新生儿专业、小儿呼吸专业)专业负责人
雷晓燕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甘肃省儿童/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主任,甘肃省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主任,甘肃省儿童先心病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负责人,儿科教研室主任,甘肃省领*人才第一层次人选、甘肃省“”创新工程人才第二层次人选、甘肃省优秀专家、“十佳”杰出带教老师、医院“十佳明星医师”。
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儿童慢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神经学组组长、甘肃省医师协会新生儿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侯任会长、甘肃省医师协会儿科学分会副会长、甘肃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特约编委。长期从事儿科临床一线工作,擅长高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及儿童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
研究团队
小儿科床位张,有医师22人,护理人员61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7名,在读博士1人,硕士15人。
病源病种情况(新生儿专业)
新生儿疾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超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暂停)。
病源病种情况(小儿呼吸专业)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喉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
11肿瘤专业专业负责人
*玲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第四*医大学博士(MD、PHD),一级主任医师、宁夏医科大学及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导,中医院及美国芝加哥Loyola大学肿瘤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理事、甘肃省领*人才、甘肃省卫生系统学术带头人、甘肃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医师委员会第一届侯任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委员、甘肃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等。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共2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4项第一、1项第二),国家卫计委科研项目1项。科研获奖6项,其中排名第一的科研获奖4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甘肃省青年科技奖等。9年被评选为甘肃省第七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同年被甘肃省科协推荐为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论文16篇。年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研究团队
科室床位35张,研究团队有医师人数7人,护士人数12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1名;博士3名,硕士5名。
病源病种情况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
12麻醉专业专业负责人
阎文*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后分配至医院从事麻醉、危重病医学和疼痛治疗等临床和研究工作。4/09—6/11就读于兰州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8/09—/06就读于第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熊利泽教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预处理神经保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其中高压氧预处理脑保护研究处于本领域领先水平。/01~/07医院进修ICU。年11月在美国南医院管理。/02~/05在德国帕达博恩医院研修临床麻醉与急慢性疼痛治疗。现任甘肃省麻醉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全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理事、甘肃省麻醉学分会副主委、甘肃省疼痛学分会候任主委、甘肃省中西医结合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甘肃省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委员,《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等职。近5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参与编译米勒麻醉学(中文第7版、第8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卫生行业项目1项,兰州市医疗卫生专项1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省医学进步二等奖,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团队
科室共计20个手术间。拥有一批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强、且富有团队精神的麻醉、手术医护人员,其中麻醉医生4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78名,麻醉恢复室人员31名。科室坚持外派优秀人员赴美国、德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交流学习,并分批次赴中国医学医院、北京大学医院、医院等进修学习。
病源病种情况
临床业务范围包括临床麻醉、急慢性疼痛治疗、急救复苏、围术期无痛诊疗。困难气道的处理,中医特色的急慢性疼痛诊疗,危重症病人的围术期处理,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及动静脉置管,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13重症医学专业专业负责人
袁媛
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主任
从事麻醉与危重病临床工作近20年。主要学术专长为:外科危重病及重症脑损伤的监测与治疗,持续床旁血液净化对脓*症、多器官功能不全尤其是低血压状态下MODS的救治,危重症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监护与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综合救治等。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全国青年委员,甘肃省医学会重症分会委员,甘肃省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急救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脑损伤鉴定组成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人。完成多项科研课题,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研究团队
科室床位22张,研究团队有医师人数12人,护士人数16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0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5名;博士1名,硕士15名。
病源病种情况
各类重症感染、各种休克、重症肺炎、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危象、重症胰腺炎、胸/腹主动脉瘤、多发伤、复合伤、器官移植患者以及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的围术期患者。
四、临床试验流程综述
1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送审文件清单2临床试验伦理审查资料目录往期更多GCP展示:
收藏
医院发布GCP中心办事流程注意事项
收藏
自贡市第四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南通市第一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惠州市中心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海南省第三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收藏
乌鲁木齐市第四医院授权发布GCP中心介绍
—END—如有任何疑问,可在进行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