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包括风险评估、优化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指导、戒烟治疗及睡眠障碍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其目的在于改善症状,减轻心血管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减少猝死及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稳定或逆转动脉硬化过程,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更好地回归工作岗位。我科开展心脏康复工作一年余,目前已涵盖心脏康复人群包括: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支架术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起搏器植入术后、心脏外科手术前后(瓣膜病、人工血管置换、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搭桥)、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自身保健。
1.外科围手术期心脏康复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择期手术应行术前CPET检查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宣教、肺功能锻炼及术后早期康复指导、呼吸训练可减少术后呼吸机的使用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监护室滞留时间、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耐量。
??例1:中年男性突发撕裂样胸背部疼痛,持续不缓解,急诊主动脉CT示急性主动脉夹层(A型),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降主动脉及无名动脉近段,行急诊手术主动脉窦部、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支架置入术,病情稳定后测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1级,微活动肢体就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无创心排监测下行床旁康复治疗,密切
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在所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中占重要比例,随着人口老龄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心衰患者运动耐量显著降低,气促、浮肿等临床症状反复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心脏康复对病情稳定的心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对降低发病率,提高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例2:60岁男性突发胸痛,冠脉造影诊断为“左主干体部完全闭塞、左前降支及回旋支未显影”,先开通左主干闭塞病变,并行支架植入治疗。半月后复查冠脉造影“左主干开口狭窄50%,前降支中段狭窄80%,第一对角支开口狭窄95%,回旋支开口狭窄70%”,再次于前降支、左主干植入支架2枚。术后规律药物治疗。近2月仍反复饱餐后及活动时胸闷发作,性质同前。合并高血压病10年,高脂血症5年,糖尿病3年,经风险评估属高危患者,在密切监护下行运动治疗1疗程(36次),NT-ProBNP较入院时下降,康复前后各项参数指标如下图所示;患者自觉体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康复治疗前后对比:
CPET前后对比
心脏彩超对比
3.冠心病患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HS)和心血管疾病的联系已经逐渐被大众所认识,SAHS常常是隐匿性疾病,临床上的检出率严重不足,没有得到相关治疗的隐形患者,通常因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首发症状就诊。
??例3:中年女性胸闷1年,冠脉造影示双支病变,于前降支植入支架一枚,术后规律冠心病二级治疗,但患者仍有反复胸闷、乏力、头晕,尤以晨起显著,冠脉CTA示左前降支中段多发钙化斑块,管腔轻-中度狭窄,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该患者身高cm,体重70.6kg,动态血压为反杓型,动态心电示室早,夜间ST-T改变;考虑是否有SAHS,睡眠呼吸监测提示AHI44(重度低通气),SpO%(中重度低氧血症),经呼吸机治疗3天后,AHI3.3,SpO%,同时晨起乏力头晕等症状显著改善,每天佩戴呼吸机睡觉,配合运动、饮食指导,半个月内体重下降2kg,按该方案嘱出院后居家康复,门诊半月后随访体重再降2kg,自述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4.运动治疗结合体外反搏疗效
体外反搏是一种体外心血管辅助循环技术,近年来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显示出独到的优势,同时也是一项心脏康复特色技术。EECP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提高运动耐量,EECP也被称为被动的“运动”。
??例4:73岁男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心脏扩大,室壁瘤,EF40%。6分钟步行试验米,评估后自觉乏力、气促;先行EECP压力0.Mpa30分钟/次/天,治疗1疗程,再次评估6分钟步行试验米,修改治疗方案,低强度有氧运动配合标准EECP疗程,经1疗程治疗后,6分钟步行试验米,根据患者平时运动喜好(快走)制定居家康复运动方案4-4.5km/h速度,每周3-5次,坚持运动,半月后门诊随访,行CPET评估,按评估结果进行第三个疗程康复治疗。
??通过这一年心脏康复工作的开展,我们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职业,当外科手术、内科介入治疗挽救了急诊病人的生命,康复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活得更有尊严和自信,通过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通过评估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使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心理咨询解除患者对运动会使支架移位、断裂的误解,树立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正确认识。
作者:章慧洁 *雯婷
专家简介
年大学毕业。年晋升心内科主任医师。年和医院进修心内科和心导管,年公派赴德国柏林心脏中心进修,医院学习心脏康复。长期从事心血管病专业工作,30多年来在心血管领域对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血脂异常、心衰、代谢综合症、血管病变等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观察。网络心电图研究获年深圳市科技进步奖。
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心脏联盟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康复研究中心常务委员,中国中华医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深圳市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委员、国际华夏医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第一届医疗器械专家库专家至今、广东省和深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咨询专家卫生系统评审专家、深圳市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主持完成市级资助科研项目三项,参与完成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担任《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和《中国医学工程杂志》的常务编委,《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特邀审稿员。
本月重点推荐
心血管学术会议年历一览
血管病学术会议年历一览
会员活动:免费领取新年大礼包
盘点与展望——年度学术荟萃今日上线
往期回顾
★学术荟萃丨杨杰孚:中国心衰中心发展现状与展望
★学术荟萃丨刘斌:ECMO在CHIP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学术荟萃丨张志仁:肿瘤心脏病学研究进展
★学术荟萃|霍勇:中国胸痛中心发展现状与展望
★学术荟萃丨李为民:对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历史进程的思考
★学术荟萃丨徐亚伟:人工智能与心脏康复
★韩雅玲:ACS抗血小板“降阶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学术荟萃丨傅向华:早期规范使用肝素,提高STEMI救治效果
★学术荟萃丨曾定尹: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新概念与最新进展
推荐阅读年第一期|(2-4月)重点会议抢先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