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血脂异常会导致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而这些疾病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那什么是粥样硬化呢?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ASCVD等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炎症反应是致病机制。
血脂的种类
生理状态:血脂的逆转运
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
和脂质斑块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定义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由于内皮细胞损伤或血清胆固醇水平过高导致大量以低密度脂蛋白为主的脂质颗粒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内皮下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简化过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1、LDL(低密度脂蛋白)透过内皮细胞深入内皮细胞间隙,单核细胞迁入内膜,此即最早期。2、Ox-LDL(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与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结合而被摄取,形成巨噬源性泡沫细胞,对应病理变化中的脂纹。3、动脉中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C)迁入内膜,吞噬脂质形成肌源性泡沫细胞,增生迁移形成纤维帽,对应病理变化中的纤维斑块。4、Ox-LDL(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使上述两种泡沫细胞坏死崩解,形成糜粥样坏死物,粥样斑块形成。对应病理变化中的粥样斑块。动脉粥样斑块在Ox-LDL(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的促进AS(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对内皮损伤的启动,斑块内细胞凋亡、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重构和斑块所受的应力和血流剪切力作用,最终导致斑块的损伤,从而局部急性血栓形成而引起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和坏死的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等器官的临床综合症。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图)
糖尿病时动脉粥样硬化
更为严重,调脂治疗
应更为积极。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
表现比非糖尿病时更为严重
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
病变特点:
1.斑块更不稳定(易发生破裂),病变部位更弥漫和严重(多支病变,慢性闭塞),病变进展更快;2.远端病变更多,血管重建难度增加;
3.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或血栓发生率高;
4.患者对症状不敏感或隐性心绞痛;5.较非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预后差。糖尿病斑块非糖尿病斑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治疗
降压治疗
调脂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调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失调诱导血脂异常,造成致病有机代谢产物的吸收,增强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肠道菌群失稳促进常见慢性病的发生
缺血性脑卒中与对照
肠道菌群谱改变明显
肠道菌群产生TMAO损伤血管,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肠道菌群产生TMA/TMAO激活血小板,
促进血栓形成
益生菌治疗干预致病机制,
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益生菌能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的血脂谱益生菌改善肠道状态,
拮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益生菌经多种途径预防
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益生菌有效改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益生菌有效改善
糖尿病患者血脂和炎症研究: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50名2型糖尿病受试者分别分为三组:进食发酵奶、发酵奶+乳酸杆菌、发酵奶+双歧杆菌。6周后检查血糖、血脂和炎症因子。结果:益生菌2组均HbA1c、TC、LDL-C和TNF-α显著较对照降低。结论:益生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炎症状况。益生菌将是糖尿病患者
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二:
益生菌+纤维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脂质谱的影响治疗8周后,血压、血糖、血脂和炎性因子等指标显著改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