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搭桥术治疗左主干冠状动
TUhjnbcbe - 2021/1/25 15:27:00
中西医诊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564022.html

冠心病的不良心血管结局与全身炎症有关。并且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预示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临床预后较差。然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左主干病变(LMCAD)高危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也没有研究报道CRP水平是否会影响缺血性心脏病高危患者血管重建方式的选择。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对LMCAD血运重建术后3年预后的影响,并根据C反应蛋白的基线水平评估PCI和CABG的相对疗效。

在EXCEL试验中,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I组目标是使用含氟聚合物钴铬维罗莫司洗脱支架(XIENCE,雅培血管公司)对所有缺血区进行完全血运重建。CABG组目标是使直径为≥1.5mm、≥直径狭窄50%的所有血管在解剖上完全重建;强烈建议使用多支动脉移植物。两组患者的评分(SYNTAX)均≤32分。主要终点是3年内死于任何原因、中风或心肌梗死的综合数据。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3年的随访(平均随访天;四分位数范围为-天)。并根据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死亡、心肌梗死(MI)或中风的主要综合结果。

结果表明:例患者随机分为PCI组和CABG组,其中C反应蛋白的中位数为3.10mg/L(四分位数范围为1.12~6.40mg/L)(图1)。本队列包括C反应蛋白3mg/L者例(47.5%),3~10mg/L者例(36.4%),≥10mg/L者例(16.0%)(表1)。且与C反应蛋白水平低和中等水平的患者相比,C反应蛋白水平高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基础肾功能不全和贫血的可能性更大。而从临床结果分析:3年内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14.7%。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患者的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分别为9.72±2.1和6.29±1.6mg/L,P=0.)。并根据C反应蛋白水平在3组(低、中、高)(表2)评估的结果显示事件发生率随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进一步以连续对数线性变量建模调整后,同样发现随着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3年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主要综合终点的比率稳步上升(调整后的危险比,1.26,95%CI为1.10-1.44,P=.)(图2)。此外,在替代模型中,C反应蛋白≥水平为10mg/L的患者,3年主要终点的风险是低C反应蛋白水平患者的3倍(调整后的危险比为2.92,95%CI为1.88-4.54,P=0.)。同样发现,根据PCI和CABG血运重建策略的不同,CRP水平升高和主要复合终点的调整后3年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没有差异(P交互作用=0.75)。

本研究证明了在接受血管重建术的LMCAD患者中,无论是PCI或CABG血运重建策略,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与3年后的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密切相关。尽管EXCEL提供了有关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对PCI或CABG术后长期心血管结果的影响的临床相关见解,但仍然存在其局限性,只有大约55%的EXCEL试验患者可以获得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且血运重建后未检测到CRP水平;随访期间可能具有残留炎症风险未被评估。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抗炎治疗是否可以改善高危LMCAD患者血管重建后的预后。

图1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在研究队列中的分布表1.根据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特征表2.根据基线C反应蛋白水平的3年临床结果

图2.3年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主要综合终点

文献来源:Kosmidou,I.,etal.,C-reactiveproteinandprognosisafter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andbypassgraftsurgeryforleftmaincoronaryarterydisease:AnalysisfromtheEXCELtrial.AmHeartJ,.:p.49-57.

策划英忠

审阅复泽

指导所苏

监制庆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搭桥术治疗左主干冠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