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对于心包疾病,您的诊治规范吗二
TUhjnbcbe - 2021/5/23 16:54:00
北京荨麻疹医院在哪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在昨天的心包疾病诊治系列第一篇中,我们谈到了心包的解剖结构、心包疾病的病因、以及一部分的疾病表现。今天让我们继续第3点——心包疾病的表现与诊断。

ECG

在心包疾病患者中,ECG有传统的三大特点:ST-T弓背向下抬高,T波低平、等电位、双向或倒置,QRS低电压。1

ST-T改变

为什么ST段会抬高?

参照心外膜下心肌梗死,心肌除极过程延长时,当心外膜下心肌除极尚未结束时已开始复极,由心内膜向心外膜进行,与正常的复极方向顺序相反,引起以S波为主导联的ST段抬高和T波直立。

为什么弓背向下?

这个问题学界大咖们也仍在研究,现有理论猜测:抬高方式取决于心外膜下心肌的受损程度,受损程度越严重,ST段抬高越多,ST段更趋向于弓背型抬高;反之心外膜受损越轻ST段抬高越不明显,其形态更倾向于凹面上抬。

正常心室肌ST向量为从外到内,急性心外膜下或透壁心梗受损程度越严重,向量为从内到外,而急性心包炎心肌受损轻微,ST向量可能有转折,为正常的心肌先从外到内复极,最后损伤的心外膜下心肌复极,向量转向外。根据此原理,轻微的心外膜下心梗早期,ST段也可以呈弓背向下抬高,要注意鉴别。

2

T波改变

心包疾病患者其心电图T波的改变可参照心肌梗死。

3

低电压

心包疾病患者,其心包积液引起电流短路,因此心电图可出现低电压。

除了传统三大特点外,心包疾病患者的ECG心电图还有新的三大特点:电交替,V6ST抬高/T波>0.25,avRPR抬高且其它导联PR下移。1

电交替

心脏在心包内周期性摆动,导致心电向量交替性改变。胸前导联,心包积液量多、心包腔内压力大、积液粘稠度高和心率快易出现。

2

STV6/TV6>0.25

A:急性心包炎,ST/T比值>0.25。

B:早期复极综合症,ST/T比值<0.25。

心包疾病ST向量几乎与QRS波电轴平行朝向心尖,即朝向左下和向前,故除aVR、V1导联ST段压低外,其余导联如Ⅰ、Ⅱ、aVF及V2-V6导联抬高,由于ST向量指向Ⅱ、V6导联,故Ⅱ、V6导联抬高最明显,所以比值升高。

近来Marinella等研究发现STV6/TV6比值有鉴别意义:早期复极综合症(BER)是一种正常心电图变异,心电图表现亦呈ST段凹面向上抬高,ST段抬高常局限于胸前导联,BER者ST/T比值<0.25,两者鉴别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3

avRPR抬高,其它导联PR下移

引起这种表现的原因是心外膜下心房损伤。

为什么PR不抬高反而下移?是因为PR段偏移方向与ST段向量相反。

那么,为什么avRPR会抬高呢?其PR向量朝向右上或右后。

这种表现的意义:特征性改变,因为心房肌薄,表层受累即出现,可使疾病最早被发现。

影像学检查

优点

TTE:穿刺、心功能。

CT:心包钙化。

CMR:心包肿物、心功能。

心包炎患者怀疑同时有心肌炎时,推荐进行冠脉造影,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没有明显冠状动脉疾病表现时,推荐使用心脏磁共振确定心肌受累,排除缺血性心肌坏死。

A:X线B:CT

CT:心包钙化

CMR:心包占位

以下为指南诊断标准:

重点注意的指标:

CRP:评价治疗效果,减停药物依据。

BNP:评价心功能,鉴别限制性心肌病。

肌钙蛋白:支持心包心肌炎和心肌心包炎,鉴别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等。

下一期,我们将讲讲心包疾病的治疗。

回顾:对于心包疾病,您的诊治规范吗?(一)

如果大家有点子和选题,请联系我们,大力来稿!!!

投稿邮箱:yikeshitougao

.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于心包疾病,您的诊治规范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