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磁共振成像传媒
刘文,于薇.磁共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磁共振成像,,8(4):-.
于薇,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
专业特长: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
获得奖励和荣誉称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之一、年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首届好医生继续教育钻石讲师。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及分子影像研究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资深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影像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放射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兼总干事、北京医师协会医疗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放射学会秘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sisheartdisease,CHD)是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的动脉内血栓形成。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也与冠脉斑块破裂及其合并症有关。易于破裂并导致血栓形成的斑块称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plaque),或高危斑块(high-riskplaque)。这些易损斑块的主要形态学特征为:薄纤维帽、斑块内出血、大的脂质坏死核心、炎症反应及内膜新生血管化[1-6]。因此,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应用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易损斑块进行早期识别、预测有利于对冠心病进行危险性诊断及预后
评估。
目前,临床诊断易损冠脉斑块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